】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論壇:港府有責任制止煽動仇恨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0:27:08


思想者論壇在中評社香港總部舉行。(記者單寧攝)
 
  趙萬強則從工業的角度去看待香港與內地矛盾的問題。他指出,內地工業的崛起,令一些國家出現失業,也讓很多歐美國家產生恐懼心態,歐美國家因此打壓中國。經濟方面向中國施壓,是要求提高人民幣匯率,或者加重中國貨品的關稅;政治方面是用人權話題來打壓中國,或者用煽動性的話題來打壓中國政府。

  他指出,香港回歸後實施“一國兩制”,保持經濟自由、言論自由和政治自由,這正好讓歐美國家用來作為反中國政府的基地。他們利用媒體,美其名監控政府,實際上不是監察而是煽動人民,每天都說政府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現在的國民教育又被說成“洗腦”,正正是那些媒體在“洗腦”。

  80後的李炏烜在香港成長,之後到內地念大學,畢業後回流香港。他認為,其實“港獨”情緒抬頭,跟民生有關係。他自己去探訪一些香港最基層的市民的生活,發現完全跟香港“身份”不相符。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是不應該出現這種生活。這種貧窮問題會產生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對政府失望,就加深一點就會出現一個反政府的情緒;第二就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將這種情緒轉嫁到內地人身上,包括是自由行,認為自由行令樓價飆升,租金和物價急升。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合理和不公道的,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這問題。現在,有人離譜到拿出米字旗、龍獅旗,這個其實不是香港之福。

  經歷剛好跟李炏烜相反的傅冰,也是個80後,他在內地讀了本科,然後在香港讀了碩士。他在08年來香港,大家都知道中國在08年發生了很大的事情,就是北京奧運,當時他沒有感覺到香港有那種歧視的感覺,因為中國在奧運時的形象都不錯,而且他當時都是在學校的範圍裡,所以都不是太感覺到矛盾。反而是可能是因為選舉,所以這一兩年的矛盾越來越多,這些矛盾也跟他自己有關係,“我記得很清楚,在兩三年前走到街上,可能我廣東話說得不純正,人們就會跟我說可以說普通話或者會糾正我發音,可是現在人們就是顯得很不耐煩,我就感覺到一些強烈的轉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