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姜桂興:反“港獨”促人心回歸任重道遠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0:03:52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近來關於在香港開展國民教育與反對開展國民教育的鬥爭實質上已經演變為認同國家與搞“港獨”的政治鬥爭。

  大公報今日刊登資深評論員姜桂興的文章稱,雖然特區政府已決定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而不“撤科”,但這種鬥爭並不會因此而平息。這場風波的經驗教訓值得堅持愛國愛港立場的香港各界人士高度重視。
 
  保持信心 不可妥協
 
  一、對反對派堅持“港獨”立場的頑固性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反對派頑固堅持“港獨”立場既有政治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政治上,“港獨”源於反共,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因此反對派堅決反對香港與內地加強交流交往,反對香港與內地加強融合。文化上,絕大多數反對派人士無論知識結構還是文化認同上都是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為圭臬,親英崇美而疏遠中國。這種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是很難改變的。而且,由於反對派代表性人物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使得他們善於運用政治、法律乃至程序等各種手段來包裝自己的“港獨”主張,一有機會就進行惡意炒作。
 
  有論者認為,“教育局10月4日全面披露去年國教咨詢期間所接獲的意見及數據,顯示84%中小學認同有必要加強國民教育。國民教育的強烈爭議,是因立法會選舉前夕,一本《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參考手册觸發。”筆者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士未免過於善良,高估了反對派人士的道德水準。實際上,反對派從來就沒有放棄反對國民教育的努力,過去引而不發是因為不敢逆民意而動,是在等待時機。這次借《中國模式》不過是長期等待後找到的一個借口而刻意小題大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筆者相信,今後反對派對特區政府推動的任何促進香港與內地交流交往的政策措施都會製造借口加以反對。無論他們編織什麼“環保”、“保育”以及其他什麼理由,實際上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反共拒中搞“港獨”。
 
  二、對促進人心回歸要保持信心,要百折不撓。毫無疑問,這次由於反對派百般阻撓使得在香港推進國民教育課程遇到了很大挫折。然而,國民教育課程的開展可以受到拖延,人心回歸進程也可能充滿曲折,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香港人心回歸的大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