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徐立之:高等教育應為知識型社會培養全人型人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17:23:18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16日表示,在當今社會中,知識型經濟主導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承擔著培育各方面專業人才的任務,應更加關注全人教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新華社報道,徐立之當天在香港舉行的第3屆中國發展論壇上做演講時表示,在知識型社會中,人才成為社會的流動資產。高等教育能為社會提供各方面人才,影響社會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情況,使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徐立之認為,一個國家要維持競爭力,必須要掌握知識和技術,而具備先進知識和技術的專業人才是競爭力的根源。各國對於人才的需求和競爭,使得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非常重要,高等教育面臨重大挑戰。

  徐立之說,港大此前在香港一些公司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僱主所重視的員工素質中,工作態度、情緒穩定、自學能力及自我提升、分析能力和人際關係技巧等幾項排在前列。而知識的深度、專業知識、閱讀能力、其他知識的具體應用等方面,僱主則考慮的較少,這說明知識固然重要,但能力更為重要,而與前兩者相比,僱主最為關心的是員工的價值觀,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才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因此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全人教育。

  香港此前推行新學制,大學學制由3年改為4年。徐立之說,利用此次改革機會,港大設立了六個教育目標:在學術和專業上要繼續追求卓越,實現終生學習的宗旨;學生應有應對新挑戰、解決新難題的能力;勤於自省,體恤他人,秉承個人和專業操守;尊重文化差異,盡環球公民的責任;加強溝通和合作的能力;提倡和領導社會的進步。

  徐立之表示,“港大將繼續為國家培育有用的人才,希望港大畢業生能為中國和香港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發展論壇由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於2007年創辦,本屆論壇為期1天,主題為“振興中華”,一百餘名中外知名學者、科學家及社會相關人士與會,分別從科學、人文和社會經濟等角度,探討中國邁向大國之路的機遇和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