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石之瑜:謝長廷會從民進黨史消失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2 14:58:31  


  中評社台北10月12日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謝長廷從大陸歸來,黨內評價兩極,有的媒體批評的不遺餘力,令人聯想到這些媒體在謝長廷行前剛好在慶祝民進黨黨慶。但黨慶活動所描述的黨史中,切割了重要人物,頗值得謝長廷警惕。 

  文章說,親綠媒體慶祝黨慶,大陣仗邀請嘉賓,細屬民進黨史上的風流人物。既然是慶祝,少不得吹捧,無可厚非。但由於是吹捧,也許就看不出什麼偉大的端倪,不過,如果注意一下他們刻意迴避吹捧的部分,就可以看出大有學問。 

  民進黨建黨的功臣中,眾多黨史家絕口不提的有兩位,就是費希平與傅正。他們兩位都是創黨元老,費希平且差點當選第一任黨主席。在黨外時期,兩人均參與對國民黨之間的折衝犯難,是建黨得以成功的關鍵人物。 

  不過,他們兩人都反對台獨,費希平且曾具體提出民進黨應與台獨劃清界線。這就幾乎確定了他在黨史中遲早要消失的命運。果其不然,費希平與民進黨關係日益疏遠。他的消失說明了民進黨史家缺乏胸襟,背離歷史的習性,積重難返。 

  然而,親台獨的知識菁英是台灣公共論述的主要作者,他們的論述幾乎是關鍵時刻社會大眾唯一可參考的依據所在。所以,就算民眾從兩岸熱絡交流中得到無限好處,他們只能依賴台獨知識界所任意編織的角度看待大陸,則是難以改變的。 

  文章指出,現在謝長廷訪歸來,儼然是破冰之旅。但他並不是民進黨第一個訪問大陸的領導人。在他之前,擔任過“總統”與“副總統”的陳水扁及呂秀蓮都訪問過大陸。訪問過大陸有什麼結果呢?在回到台灣後,他們對台獨的態度是否必須更激進呢? 

  反而是費希平或傅正這樣對大陸繼續抱持理念的黨人,才是黨史上真正對兩岸關係可起貢獻的人。然而他們卻在謝長廷訪陸前夕,在黨史中徹底消失了。謝長廷要選“總統”,先恢復兩位創黨元老應得的地位,恐怕才能建立親善與誠實的信用。台獨的趨勢並沒有因大陸釋放大量利多而減緩,謝長廷充其量是在下一著復出政壇的險棋,證明他是黨內可與大陸交往的第一人,因而也是下屆取國民黨而代之的當然人選。在政治算計之下,如何企求正面而長遠的效果? 

  國民黨的馬英九已放棄歷史,他個人只要求被接受是台灣人,這點在台獨史觀之下註定失敗。即使他推動三通與直航帶來重大轉變,但他倘若不擺脫自己放棄歷史的心態,在將來歷史紀錄上,恐怕只能是追隨費希平與傅正了。 

  民進黨的知識菁英不惜編織歷史的行徑,才是民進黨與台灣整體面對大陸的主要關鍵所在。謝長廷在民進黨切割與大陸歷史淵源的氛圍中,得到北京的青睞與吹捧,變成好像是第一人,不會毛骨悚然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