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快評:謝長廷為民共接觸創造了一個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2 00:07:48  


  中評社快評/中央日報網路報評論文章說,“台獨”的理論工作者林濁水,批評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主張的“(兩岸)憲法各表”的精義,就是“一個中國”,“民進黨無法苟同”可見無論謝長廷如何力圖促成民進黨和中共的和解,但在“台獨”黨綱籠罩下的民進黨,不僅不感激謝,反而呈現出他們在兩岸關係上,仍走不出對立對抗的困境。

  該評論說,民進黨的基本立場是“台獨建國”,所以反對憲法裡的“一中”,也就反對“九二共識”,當然也就反對謝長廷主張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這就是為何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兩岸協商無法恢復、兩岸關係震盪起伏。年初大選後,民進黨已知不可能在沒有開放的兩岸政策下再度執政,所以前後任黨主席蔡英文、蘇貞昌紛紛表示要調整對大陸的態度。但從他們排斥謝長廷的建議來看,他們欲走出自己的兩岸政策困境,仍遙遙無期。時間不等人,民進黨能夠如此熬到2016年大選嗎? 

  我們認為,謝長廷訪問大陸之擧對整個民進黨來說,是有觸動的,更多是在行為方面,也就是說,今後民進黨的重要人物訪問大陸可能性越來越多。但是,在台獨政策與理論方面,還不可能因此就有大的調整。正如該社評所指出的,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仍走不出對立對抗的困境。

  我們看得到,台獨論述已經成為了民進黨政策今後需要轉變的最核心障礙。台獨論述、主張、原則如果不擱置,民進黨無法參與健康發展的兩岸關係,無法獲得兩岸主流民意的認同。民共關係無法進步。

  謝長廷為民共接觸創造了一個模式,開了一個好頭,來之不易。雖然不可能解決問題,但是再再證明民共雙方已經能面對問題,這很不簡單。民進黨如何面對謝長廷走出來的路,事關民進黨的前途。扣帽子容易得很,扣死了也不奇怪。唯有民進黨日益邊緣化,離政權越來越遙遠,又如何是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