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在美國選民高度關注經濟議題的這個大選年,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每份就業報告都牽動著各方神經。勞工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美國失業率降至奧巴馬總統上任以來的最低值。該報告引發了驢象兩黨截然不同的反應。
勞工部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美國新增就業崗位11.4萬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較前月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7.8%,為2009年1月以來的最低值。
據新華社報道,高失業率成為奧巴馬連任的“絆腳石”,奧巴馬若能在今年11月贏得連任,將成為自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以來,第一位在失業率超過7.2%的背景下贏得連任的美國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多次拿失業率連續43個月超過8%來攻擊奧巴馬的政績不佳,最新的就業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兩黨經濟論戰的版圖。
奧巴馬當天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競選活動上引用勞工部的修正數據為自己打氣,稱美國私營部門已連續兩年半創造就業崗位,新增崗位數量達到520萬個,美國失業率已降至他入主白宮以來的新低。
前美國總統克林頓近期強調要從動態的角度來看問題,畢竟奧巴馬上任之初,美國經濟處在“自由落體”式的衰退之中。2009年初,每月減少的就業崗位數量在75萬個左右,在一系列救市和刺激政策的幫助下,奧巴馬已幫助美國經濟扭轉頹勢。從2010年3月起,美國就業市場開始企穩,至今私營部門已連續31個月新增就業崗位。
如果選取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6年作為參照坐標,目前美國的失業率遠高於當年不足5%的水準。如果選取2009年末接近10%的失業率作為參照坐標,奧巴馬任內的美國經濟已有起色。
失業率與美國總統大選像是一場“運動戰”。自二戰以來,大選年的失業率比上任之初下降的在任美國總統贏得連任的機率較大,失業率下降幅度越大,在任總統問鼎白宮的優勢就越明顯,約翰遜總統、克林頓總統都是明顯例證。羅斯福總統在任內遭遇“大蕭條”和二戰等危機,1936年和1940年他都在失業率超過14%的情況下贏得連任,但該數據比他上任之初約25%的失業率顯著下降。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則針尖對麥芒地批評說,今年第三季度,美國每月新增就業崗位數目呈逐漸下降態勢,9月份失業率下降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迎來了“真正的復甦”,共和黨的經濟主張才能幫助美國創造大量工作崗位。
共和黨陣營還指責奧巴馬政府涉嫌操縱失業率數據,力圖在大選的決戰階段為自己加分,美國勞工部長希爾達.索利斯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對此予以駁斥,堅稱勞工部經濟學家的公正性不容置疑。
但是,共和黨陣營的質疑並非無風起浪。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新增崗位連續多月與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就業服務公司(ADP)等市場主流調查數據有較大差異。以7月份新增就業崗位數量為例,勞工部9月7日將該數據從此前公佈的16.3萬下調至14.1萬,而在10月5日的報告中,又將該數據從14.1萬大幅上調至18.1萬。
也正是在9月7日疲弱的就業報告出爐後,美聯儲高擎“拯救美國就業市場”的大旗,推出了史無前例的不設上限的第三輪資產購買計劃。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把本月5日的就業報告放到9月7日公佈,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難有名正言順的理由。為此羅姆尼和競選搭檔保羅.瑞安斥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放棄貨幣政策獨立性,為奧巴馬連任“獻禮”。
抓住就業報告中的每個數據為各自陣營的經濟政策正名,批評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幫助白宮主人謀取連任,這種場面曾在美國歷史上多個大選年上演。分析人士指出,失業率是經濟運行的滯後指標,先有經濟基本面改善,後有失業率下降,驢象兩黨不應只糾纏於勞工部的修正數據進行論戰,更應抓住大選的絕佳契機,深刻探討後危機時代的長遠發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