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醫院評級制度:廢止還是再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8 11:04:13  


 
  何去何從

  1998年後,醫院評審工作走走停停,波折不斷。衛生部曾試圖通過調整評審權重、方式等辦法避免亂象卻屢遭挫折。在剛剛結束的2011年評審中,全國晉升三級的240多家醫院中,一半左右為縣級醫院,有的10萬人口的縣就配置一家“三甲”醫院,甚至鄉鎮衛生院也掛上“三甲”的牌子。這讓衛生部無法容忍,於是有了收回牌照之舉。

  對達不到標準的醫院實行“收牌”,這得到了應有的嘉許。可是,此事卻引起了更深的思考。有評論指出,需要“收牌”的其實不止那些不合標準的醫院,而是醫院評級制度。衛生部作為醫療服務管理部門,不能以行政手段把醫院劃分為三六九等,應該考慮醫療資源分配的公平合理,避免醫院陷入逐利的衝動。

  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崔小波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給醫院評級並非中國獨有,這一制度的實質,是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原理,遵照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規律與特點,實行醫院標準化管理和目標管理,因此,斷言廢除確實過於激進,也不符合現階段中國國情。不過,現實中的種種問題也不能視而不見,因此,改進當是必由之路。他建議,醫院評審應本著功能到位、淡化等級觀念的原則,依據醫院的功能、任務定位進行評審,結合醫院實際運行和社會認同來確定功能任務。目前,我國的醫院評審主要是圍繞組織結構,強調綜合管理、規章制度和硬件建設方面,忽略了醫院作為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社會屬性,作為服務人群的評價指標較少。

  解放軍總醫院原院長朱士俊也持相似觀點。他說,國外現有的一些評審標準是以持續改善患者安全和醫療服務質量為中心,我國不妨借鑒一些。“評審應提高患者意見的權重,注重過程的更加公開、公正,(這些方面)都是大可改進的。”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如果僅以認證以及與認證有關的評級而論,它是一種服務。其服務內容是告訴消費者(或埋單者),哪些服務提供者達到了哪一級的服務水平。這種服務不必也不能僅由政府提供。

  “我相信,消費者更加需要的是多樣化的服務認證或評級,例如眼科哪家醫療機構是哪一級?生孩子如何等等?當然,對綜合醫院,籠統地來一個一二三級也未嘗不可。教育領域就是如此。美國有很多教育認證和評級機構,幾乎沒有公立的。作為一個消費者,我認同某幾個機構的認證和評級,它們的認證和評級告訴我,作為綜合大學,哈佛大學基本上是最好的,但是作為經濟學專業,芝加哥大學是最好的。就是這麼簡單。在醫療領域,也應該是同樣的道理。”他說。

  顧昕認為,如果認證和評級走向多樣化、競爭化、專業化而不是行政化,對於醫療服務質量的改善是有好處的,但這同醫療資源配置問題不大相幹。只有在評級體系和資源配置都行政化的情況下,兩者才相幹。

  不過,更為悲觀的論調指出,只要政府主導的威權存在,第三方機構的介入就必定在官方支配之下,那勢必失去獨立性。而擁有行政級別的醫院天然具有在衛生系統更強的話語權和支配權,獲取級別的優勢仍然不會變化。沒有獨立性的第三方機構也無法監督,甚至本身也會被權力尋租所異化。(據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