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逃離人民幣”漸成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3 12:42:42  


中國國內市場上人民幣漸失人氣,結果導致美元過剩趨勢日趨明顯。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日經中文網日前發表文章,題為:逃離人民幣?文章如下:

  中國國內的美元利率在急劇下跌。以往,中國市場的美元利率比海外市場要高,但現在則出現了逆轉,中國國內市場的美元利率在下降。中國國內市場上人民幣漸失人氣,結果導致美元過剩趨勢日趨明顯。因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不再急於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而是將美元存放在賬戶上不動。

  8月22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HSBC聯袂下調了美元存款利率。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是約2年來首次下調美元存款利率。工商銀行將美元1個月定期存款利率從0.25%下調至0.2%。8月27日,中國銀行也採取了相同行動。

  中國實行資本管制,嚴格管制企業和銀行將外匯帶入國內。銀行每年1次確定外匯債務籌資額度後只能在額度內籌措外匯。因此,中國一直以來都處於美元慢性不足的狀態,即使在美國推出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之後,中國的美元存款仍有一定的利息。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的美元利率比國外高出3%左右。對持有美元的個人和企業來說,投資有利可圖。

  進入7月下旬,中國經濟明顯放緩,美元匯率隨之出現很大變動。中國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利率差迅速縮小,8月21日,出現了中國國內美元利率比國外低的逆轉現象。

  銀行的市場投資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該負責人認為由於受經濟放緩影響,人民幣升值預期正在降溫,“企業在盡量推遲將在國外拿到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因為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預期下,兌換美元越晚就意味著能獲得更多的人民幣。此外,據稱還有一些個人用戶預期人民幣會貶值,而開始將人民幣存款轉為美元存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