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青報:美返亞太 俄羅斯不高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9 09:25:02  


 
  全面加強軍事建設,重點經營遠東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曾說:“俄羅斯只有兩個朋友,一個是陸軍,一個是海軍。”這句話生動地說明了俄羅斯對於軍事的重視程度。面臨美國重返亞太、自己奶酪被動的危險,俄積極應對的關鍵還在於軍事建設。

  為應對美國的重返,俄羅斯加快了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列裝,並將遠東地區作為重點部署地之一。2010年1月,俄制第五代戰機T-50在俄東部邊境的共青城首飛成功,其假想作戰對像正是美國的F-22戰機。

  俄專家認為,選擇臨近太平洋地域試飛,也暗示了自己在遠東地區毫不退讓的決心。同年12月,時任俄總理普京宣佈總額20萬億盧布(約合6944億美元)的十年強軍計劃,僅半個月內俄空軍就接收了4架蘇-34戰機,掀開了俄軍大換裝的序幕。

  2011年年初,針對俄日島爭愈演愈烈的局面,俄宣佈在遠東堪察加半島部署S-400防空導彈系統以及與法國合造的“西北風”兩棲攻擊艦,前者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防空武器之一,據稱性能超過美國的“愛國者3”,而後者則是島嶼攻防中不可缺少的堅船利炮。

  與此同時,俄在爭議島嶼部署“紅寶石”反艦巡航導彈、“道爾M2”防空導彈和米-28武裝直升機。僅在2010年,俄羅斯東方軍區新列裝100多架飛機和直升機,這樣大的規模實屬首次。近兩年,俄軍新裝備的部署表面上針對的是日本,但如此大的規模和力度已遠遠超出島嶼防衛的需要,可謂是劍指日本背後的美國,透露出俄羅斯捍衛遠東利益的堅定決心。可以預計,在未來俄羅斯將會根據美國的動向不斷加強武器裝備部署。

  同時,俄羅斯還借助“新面貌”軍事變革,提升遠東地區作戰能力。當今信息化條件下的高技術戰爭是體系與體系間的全面對抗。2008年,俄格衝突暴露了俄軍在體系集成化上的不足與落後,對此,俄軍進行了空前的體制編製大改革。2010年7月,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將俄軍原有的6個軍區縮減到4個,並在此基礎上組建“西部”、“南部”、“中央”和“東部”四個戰略戰役司令部。新編製的實施簡化了指揮層級,可以極大地提升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快速反應及聯合作戰的能力,這對於應付來自空海的威脅至關重要。

  為更加持久和穩固地抵消美國重返亞太對俄羅斯在戰略上的負面影響,除部署武器裝備、進行編製體制改革之外,俄羅斯還從其亞太戰略的長遠利益出發,加大了遠東地區軍事基地的建設力度,力圖將其打造為雙頭鷹的遠東“橋頭堡”。

  2010年8月底,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正式開工建設,建成之後將重點發射監視、導航等衛星,著力提高俄軍在遠東地區的信息化水平。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則計劃在俄日爭議島嶼中的擇捉島建設大型軍港,並開始實施在南千島群島加強駐軍的計劃。

  當前,俄羅斯已正式啟動了重振大國海軍的計劃,遠東太平洋艦隊即是其重中之重。隨著美國的“東歐反導”計劃的實施和“即時全球打擊系統”的布設,俄羅斯還計劃將更多的導彈發射基地移向遠東,這不僅會帶動遠東地區軍事基地的整體建設,還將給駐亞太的美軍構成直接壓力,並在美俄戰略武器博弈上殺了個“回馬槍”。

  多手段展示武力,防止美國在亞太一家獨大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在通過武力展示來表達捍衛自身亞太利益的決心的同時,還採用務實靈活的軍事外交策略,在“斗而不破”的局面中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就在2010年美國開始加速深化亞太地區軍事同盟時,正歷經改革過程的俄羅斯“適時”地開展了舉世矚目的“東方-2010”大規模戰略戰役演習。演習由俄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親自指揮,參演部隊涵蓋了幾乎俄羅斯所有的軍兵種,演習在18個演習場內展開,歷時11天。儘管演習暴露了俄軍的諸多不足,但也向重返亞太的美國鄭重表態:亞太地區俄羅斯也有不可小視的戰鬥力和影響力,絕不容許俄羅斯國家利益被忽視。

  進入2011年,俄羅斯還多次進入日本海開展演習,試探日本政府。對於美日之間的演習,俄羅斯也是頻繁作出強硬應對。2010年12月,俄兩架反潛機出現在美日聯合軍演區域上空,西方驚呼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大膽挑釁”。

  儘管俄羅斯不斷通過展示武力來塑造強硬形象,在與別國的聯合軍演上,俄又呈現出兩面性。俄羅斯與中國同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尤其是在美國重返亞太的背景下,有諸多的共同戰略利益訴求。中俄之間除一年一度的“和平使命”演習外,還針對美國航母近逼黃海、朝鮮問題日趨複雜等情況,多次開展海上聯合軍演。

  但對於美國和日本,俄羅斯也並不排斥與其開展聯合軍演,進入2012年後,俄羅斯與美日之間的雙邊或多邊軍事演習明顯增多,並在近期首次參加了“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有專家認為這是俄羅斯的戰略投機,但從實效上來看,“融入”美日等國的聯合軍演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矛盾,符合雙方的利益發展。

  除了增強遠東領土的兵力和裝備部署,俄羅斯還嘗試在亞太地區建立海外基地。今年7月27日,訪問俄羅斯的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與普京舉行首腦會談後表示:“越南將允許俄羅斯在金蘭灣建立船舶維修基地。”金蘭灣港口條件優越,地處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貿易線上,能為全球性大國控制南海、太平洋甚至馬六甲海峽提供重要的戰略支點。蘇聯曾長期租借金蘭灣作為海軍基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國力不支等原因撤出。但隨著近年來俄羅斯國力的提升,加之亞太政策的需要,金蘭灣也再次進入了俄羅斯決策層的視野。

  不難看出,俄羅斯軍事上的種種措施反映了其在面對亞太地區的安全受到威脅時,採用了以攻為守的做法。俄羅斯進行的一系列動作,一方面是為其遠東地區的開發戰略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這也是應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記“連環掌”,從而防止在亞太出現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為俄羅斯的未來發展打開足夠的地緣政治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