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越南導彈艇突出反艦能力 適合海上游擊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6 19:08:28  


“毒蜘蛛”級導彈艇。
  拜經濟發展之賜,越南過去十餘年間在軍事現代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從俄羅斯購入許多重型戰機、柴電潛艇、輕型護衛艦、大型導彈艇、遠程岸基反艦導彈等武器,其中大型導彈艇業已成為越南海軍主力。

  越南雖有漫長的海岸線,但軍事發展長期以陸軍為主,僅擁有小規模的近岸黃水海軍。越南海軍總兵力超過4萬人,主要兵力為水面艦隊、潛艇部隊、海軍陸戰隊、岸防部隊與極少量海軍航空兵,戰鬥力以海軍陸戰隊較強,但主力的水面艦隊近年來成長迅速,目前主戰艦艇是7艘輕型護衛艦、數十艘導彈艇和巡邏艇。

  從上述兵力狀況可以看出,越南海軍實力在周邊各國中並不突出,然而針對近年來日趨激烈的南海爭端,越南卻將其觸角伸展到相關水域,值得注意。

  “毒蜘蛛”級導彈艇

  由於現代化護衛艦數量有限,越南海軍基本以導彈艇作為骨幹突擊力量,早年蘇聯援助的“黃蜂”級輕型導彈艇雖仍然在役,但性能已然過時。目前,越南海軍經常投放到南海的兵力主要是十餘艘新購的俄制大型導彈艇,其中6艘“毒蜘蛛”級是露面最多的艦艇。

  “毒蜘蛛”級(設計單位序列號為“1241工程”)是前蘇聯時代設計的一種近岸近海用大型導彈艇,於上世紀70年代末問世,初期主要用於近岸防禦作戰,但隨著艦上武器和電子裝備不斷強化,功能逐漸拓展為海上巡邏、護漁、護航、封鎖敵方港口、攻擊敵方近岸目標等。“毒蜘蛛”級曾裝備蘇聯海軍百餘艘,目前俄海軍仍沿用其中20餘艘,它們不僅在每年的俄羅斯海軍節慶典上表現活躍,也經常擔負日常戰備演習任務。日本自衛隊巡邏機抓拍的俄太平洋艦隊出巡艦艇照片中,曝光最多的就是“毒蜘蛛”級。

  自問世以來,“毒蜘蛛”級不斷獲得改進,可大致分為I型(1241.RE型)、Ⅱ型(1241.1型)、Ⅲ型(1241.1M型)、Ⅳ型(1241.1MR型)等四款,四種型號的外觀和排水量變動不大,主要是武器、傳感器、動力系統有所不同。在動力方面,前兩型(I型和Ⅱ型)採用全燃氣輪機推進,裝有2台巡航用DR-76型輔機和2台高速航行用DR-77主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是3670千瓦和1.11萬千瓦,最高航速可達36節。Ⅲ型和Ⅳ型改用更經濟的柴燃聯合推進,巡航時使用2台SM504型柴油機,耗油比DR-76少,輸出功率可達5800千瓦,與DR-77同時使用時,最高航速可達40節。

  越南選擇的就是Ⅲ型“毒蜘蛛”導彈艇,配備艦炮和反艦導彈。其中艦炮有兩種:一種是裝在艦艏的AK-176M型高平兩用快炮,既能防空,又能對海對岸射擊,最大射程17公里,最高持續射速每分鐘70發;另一種是AK-630M六管30毫米口徑機關炮,它具有體積小、可靠性高、反應快等優點。配備的反艦導彈是P-15導彈,在艦身兩側各裝有一座雙聯裝圓形發射器,該導彈最大射程約50公里,最高速度0.9馬赫,在飛行末段能以掠海高度實施攻擊,加上裝有大威力聚能穿甲彈頭,對水面艦艇的破壞力較大。

  “毒蜘蛛”級的雷達與電子設備主要有:主桅頂部的一具對海搜索與攻擊雷達,可對艦載反艦導彈進行目標搜索和指示,對驅逐艦的最大探測距離約100公里;一具MR-123型火控雷達,對AK-176M艦炮和AK-630M機關炮實施引導;一具航海雷達和其他的導航、通信、敵我識別等裝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