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學者湯紹成:美國重返東亞及其後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5 00:23:21  


 
  再以美國政府購買武器的政策觀之,長年以來,美國政府鼓勵其國內各武器大廠相互競爭,所研發出的第一流武器都是由美國政府包購,其餘次等貨則由美國政府保證向外推銷,這就構成美國的所謂軍工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MIC)的運作。為打開武器外銷的通路,美國必須在世界上尋找危機甚至製造衝突。

  美國華爾街銀行大戶執掌世界金融的發展,由來已久。但近來濫用金融衍生產品,並發行至全世界,以及對於次級房貸危機的估算失策,終於在2009年爆發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為因應此困局,美國聯儲局兩次推行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美元來壓抑利率,導致美元貶值與油價大漲。易言之,此量化寬鬆政策,就是使相關國家共同承擔美元貶值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後果,其外匯與美國所借的債務無形中縮水,同時這還有助於美國的外銷。

  依照美國聯儲局的估計,目前共有七千億美元在全世界流通,其中有2/3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再加上世界各國大多以美元為外匯儲備,總額約40至50兆美元,國際貿易也多半是以美金計價,這就讓美國獲得極大的利益。比如美國可以向外國大量舉債,由於這些債務都是以美元計值,因此美國可以藉由大量印製美鈔來操控美元的貶值,以減少美國的債務負擔。同理,美國政府亦可以藉此方式來彌補其外貿的赤字,過去幾十年來,美國高額的入超就是以此方式來支撐。此外,一張美元鈔票的工本費只要0.03美元,光就印製美鈔部份,美國每年就可以賺進250億美元。

  就以上述幾項美國政府的特質觀之,美國重返東亞實有其必然性。近兩年來,當美國反恐政策接近尾聲之際,再加上東亞地區的發展較為蓬勃,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尤其大陸的影響力日增,因而讓美方感覺必須強化其在東亞地區的角色,以為抗衡。2009年美國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就是明確的開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