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政策漏洞上做文章。有些外資企業,在中國深加工的稀土產品往往含有超量的稀土元素,將稀土深加工產品出口後在國外再提取稀土元素,以此來逃避稀土出口的管制。
第三,以物理性狀相似產品的名目出口。稀土產品名目多,顏色各異,識別和查驗難度較大等問題,再加上海關不可能做到每批必檢,有些產品還免檢,因而造成了很大的漏洞。
第四,在品名歸類上做文章。目前中國能生產400多種、上千個規格的稀土產品,出口稅號卻只有50種左右,這加大了出口管理難度,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第五,現有規定未將甩帶片納入其中。甩帶片經過進一步加工後可以生產出永磁材料、儲氫合金等產品。近兩年,許多企業介入生產甩帶片,一大原因就是出口甩帶片可以避開出口限制。
值得警惕的是,近期稀土非法出口還出現了從之前的金屬和氧化物成品向原礦蔓延的跡象。
馬榮璋說:“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原礦的現象已經很嚴重,雖然很難統計數量,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保守估計,應該有好幾千噸。”不法分子走私原礦的方法,是先通過集裝箱走私到香港或者從福建轉往台灣進行轉口,最終流向日本、越南等地進行分離冶煉。
雖然今年中國海關總署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專門開展打擊稀土走私專項行動,繼續加大打擊稀土走私力度。但是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在稀土出口管理上的一些不足,客觀上也為稀土資源非法流失提供了條件。
比如,目前中國已能生產1000多個規格的稀土產品,新產品也不斷涌現。目前出口時僅將稀土產品簡單分為氧化物、鹽類和金屬三種,管理不便。此外,目前稀土出口稅號太少,無法滿足管理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