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志軍玩弄女性 3名為丁書苗介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5 09:03:28  


 
  貴為央企的中鐵工、中鐵建要拿高鐵項目,也得通過丁書苗。 

  丁書苗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中介費,實為回扣。據多位鐵路業內人士介紹,大型鐵路項目的總包,理論上都要通過鐵道部鐵路工程交易中心走相應程序;2002年來鐵道部也出台了一些招投標管理辦法;但包括京津高鐵項目在內的很多採購和工程發包,招標就是走過場,實則內定。 

  一家中標國企的董事會秘書透露,即使是央企,也要有人打招呼,有中間人介紹,上下打點,才可能拿到總包權。 

  丁書苗事發,正是源於央企審計。2010年七八月間,有關部門瞭解到,某大型國有企業在中標鐵路項目後,從賬外劃給了丁書苗約1億元。當時,國家審計署正在對京滬高鐵進行例行跟蹤審計,前述被查企業也參與了京滬高鐵項目,於是相關部門將調查線索提供給審計人員,審計署後對該企業展開延展審計。這家企業很快承認錢打給了丁書苗,並解釋為咨詢費。調查人員找到丁書苗後,發現丁書苗識字不多,根本不可能提供咨詢。高鐵招標潛規則就此暴露。 

  據鐵路業內人士介紹,總包金額較大,中間人的回扣一般在工程款的2%以下。在競爭更激烈的細分領域如聲屏障,回扣佔整個工程款的8%-20%。 

  丁書苗所獲24億元回扣,所對應的工程項目,總造價約1800億元。在京滬高鐵工程一個項目上,丁書苗拿走8億元回扣。 

  被捲入回扣風波的有五家央企: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兩家原鐵道部下屬企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根據中央紀委要求,7月17日,國資委部署五家央企開展“整改工作”,試圖規範鐵路工程招標中的違規行為。據《新京報》報道,此次整改涉及三方面問題:一是以串通投標、圍標、提供回扣或給予其他好處等不正當方式承攬工程項目;二是違規轉包、分包工程項目;三是違規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五家央企先自查,再上報整改方案。 

  丁書苗財富急劇膨脹後,慈善成為她編織關係網的另一條軌道。她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資1.14億元,其後又出資1.5億元成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博宥基金”;2009年,丁書苗還獲評“中國扶貧開發典型人物”。 

  2008年4月,博宥集團與當代英才(北京)國際廣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英才會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聘請各國政要或前政要任理事。 

  丁書苗長袖善舞,關係網互為槓桿,既受益於與劉志軍的關係資源的哺育,也遠超出劉志軍的影響力範圍。其關係網越鋪越大,又反過來進一步密切了她與劉志軍的關係,而其性格中慷慨樸實的一面,更加贏得了劉的信任。“劉志軍不需要從丁書苗那拿錢,他可以指揮丁做事情,就不需要把錢放在自己這兒。”一位熟悉鐵道部的官員稱。 

  據香港媒體報道,2010年初,博宥集團以3.5億元在香港買進了恆基地產超級豪宅“天匯”的三個單位,目前不知這些房產的真實用途。 

  潛規則氾濫,不僅虛高造價,也帶來安全隱患。 

  財新記者獲得的一份《鐵道部關於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通報》(下稱《通報》)顯示,武廣客專、鄭西客專、海南東環鐵路、溫福鐵路等開通項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質量問題,發現隧道拱部空洞、裂紋、掉塊、邊牆滲漏水、預埋件與鋼筋無連接、通信鐵塔傾斜等九項質量隱患。鐵道部稱,這已嚴重危機到鐵路運營安全,有的已經造成鐵路行車事故。 

  《通報》還稱,蘭渝鐵路、拉日鐵路、滬昆客專(江西、貴州段)、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大西鐵路等在建項目也存在偷工減料、質量嚴重不達標的問題。例如鋼管以次充好,或不按設計施工,有些應安裝鋼筋混凝土的地方根本沒有安裝鋼筋等。所謂客專,即高鐵客運專線。 

  訂單控制者 

  丁書苗控制了聲障屏、輪對和座椅的訂單,並借高鐵傳媒一度壟斷高鐵車站廣告業務。 

  中介之外,丁書苗還頗多投資,特別是在高鐵領域。 

  2004年,鐵道部組織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組項目採購招標,川崎重工、阿爾斯通和龐巴迪等中標。當年年底,上海坦達軌道車輛座椅系統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坦達)便註冊成立。 

  這是一家專門為生產高鐵座椅成立的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2004年8月剛成立的北京坦達交通軌道設備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坦達)控股90%,上海交運集團公司占股10%。北京坦達並無座椅生產經驗,上海交運用了三年時間幫北京坦達建廠。上海交運曾打算提高持股比例,但北京坦達極其強勢。“要得到這塊市場必須接受北京坦達的要求,否則他們換其他的廠家合作。上海交運想進入這塊市場,只好接受了這個條件。”上海坦達的一位高管回憶說。 

  北京坦達的強勢,是因其幕後控制人丁書苗能控制訂單。山西人侯晉亮是北京坦達的大股東,他於2009年擔任博宥旗下北京伯豪瑞廷酒店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上海坦達果然拿到了訂單。2005年,上海坦達參加了鐵道部在青島進行的技術引進談判,在鐵道部安排下,與日本川崎的座椅供應商日本小糸達成技術合作,並成功壟斷了CRH系列的普通座椅。 

  以關係做生意,以生意做關係,互為槓桿。丁書苗的作風,在坦達運作中也有體現——北京坦達成立之初的法人代表與後來的上海坦達董事長,均是秘書出身。 

  在高鐵聲屏障這個小領域,丁書苗也有涉足。 

  2008年,她控制的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即與德國旭普林公司合作,在國內引進了聲屏障製作的技術專利,此後一度壟斷高鐵聲屏障市場,直到京滬高鐵才出現競爭者,但金漢德還是在京滬高鐵六個標段中拿到了兩個。 

  高鐵輪對則直至現在仍是丁書苗旗下公司壟斷的市場。2006年,根據鐵道部批復,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博宥集團和博宥集團旗下的中昶投資共同出資組建了智波公司,中昶占40%股份。2007年10月,智波公司與意大利Lucchini(路奇霓)組建合資企業智奇,成為中國惟一一家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基地。當時從事普列輪對多年的太鋼、馬鋼、晉西軸承等企業均未能進入。今年5月,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董事長杜建華也被媒體披露接受調查。 

  儘管丁書苗關係過硬,博宥的這些生意照樣服從這門生意的潛規則:前述高層抱怨說,“中標概率是高一些,但每一道認證都要花錢,請一個外國專家就要十幾萬,國內又不保護專利。”做項目哪有吃回扣那麼容易來錢? 

  博宥旗下的高鐵傳媒廣告有限公司(下稱高鐵傳媒)成立於2008年,逐漸壟斷了高鐵車站的廣告權。該公司投入巨大,僅北京南站的LED屏就花了9000萬元採購,但廣告業內人士認為,高鐵開始運營後,人流密集,回報可期。 

  在高鐵傳媒拿到高鐵車站的廣告權之前,有部分車站已經將廣告承包出去了,高鐵傳媒再一家家談判收回來。比如,2008年,在鐵道部一位時任副司長的陪同下,高鐵傳媒派專人來到青島,帶著已經擬好的合同讓青島站簽字,價格是每年100萬元拿走青島站全部廣告代理權,一簽20年。因青島站已與其他廣告公司簽出合同,與高鐵傳媒的合同計劃從2011年8月開始履行。可資佐證的數字是,從2008年到2011年的三年間,青島站僅平面媒體每年的廣告收入已達500萬元。 

  類似的故事,2009年在濟南西站又發生了一次。 

  2010年,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在北京舉行。鐵道部爭得舉辦權的主要目的,是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高鐵技術。“第一次開會說是鐵科院信息所具體承辦,但第二次開會就沒他們了,後來是高鐵傳媒做的。”一位知情人士稱,會議所需經費由鐵道部出資,但“鐵道部又讓每家參會企業出500萬元的廣告宣傳費,總共將近2億元,高鐵傳媒拿走了1.2億元”。接近調查的人士亦證實了這一數字。不過,8月3日鐵道部的內部通報中稱,劉志軍僅對高鐵傳媒收取1000萬元贊助費知情。 

  丁書苗案發後,鐵道部已將高鐵傳媒的經營權收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