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污染嚴重 內蒙古烏梁素海20年內恐將消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6 10:49:28  


  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烏梁素海,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譽。而如今,由於遭到嚴重污染,導致湖區面積急劇減少,生態功能嚴重退化,湖泊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沼澤化進程加快。專家預測,再不進行搶救性的保護或者治理,烏梁素海10到20年內可能就將消失。

  烏梁素海“營養過剩”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從小就生長在烏梁素海邊的劉文斌和劉志剛,靠著自然饋贈給他們的這片湖泊生活。豐富多樣的各種魚類,曾經養育著和他們一樣的附近2000多名漁民。但如今,這些漁民卻不得不放下漁網,離開烏梁素海。

  “前幾年水質變壞了,魚根本就絕跡了。那幾年已經不能靠打魚維持生活了,就去下面給人家打工。”劉文斌說。

  烏梁素海,蒙語的意思是“楊樹湖”,被當地人稱為鳥的世界,魚的樂園。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極為罕見的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大型湖泊,也是地球同緯度最大的濕地、黃河中上游及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然而如今,當年草豐水美、鳥魚爭相栖息之景已不見蹤影。

  記者乘船駛入烏梁素海,只見部分水深不足1米的地方,水草已露出水面,像一團團亂麻在水面漂蕩。游船若偏離固定航線走不遠,螺旋槳就會被水草絞住,失去動力。湖中蘆葦瘋長到近一人高,已經覆蓋了近一半的水面。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烏梁素海這一重要的生態屏障遭受到如此嚴重的破壞呢?

  200多年前因黃河改道而形成的烏梁素海,處於我國三大特大型灌區之一的河套灌區。而河套灌區90%以上的農田排水都進入到烏梁素海,這給這個地處乾旱地區的湖泊補水的同時也過度補充了氮、磷等“營養”元素。

  2008年和2010年,烏梁素海曾經兩次大面積發生黃藻,核心區水域被覆蓋,引起水體污染,湖區野生鳥類和魚類的栖息生存受到極大威脅。

  “這都是富營養化造成的。富營養化導致水草瘋長,那麼水裡的水草多了,勢必要跟魚類爭氧,本身水體裡的氧氣不足,短時間內魚類吸收不到充足的氧氣,就導致短時間內窒息死亡。”內蒙古烏梁素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蘭栓告訴記者,在水質最惡劣的那幾年,每年開春,烏梁素海的水面上都會漂著大量的死魚,這讓他們心痛不已。

  楊蘭栓所說的富營養化,是指由於自然和人為原因使得大量氮、磷等營養元素進入湖內,湖泊水體的肥力增加,大量水生植物過度繁殖。這些植物死亡後沉積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體溶解氧含量急劇降低,水質惡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