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IPO審核現兩周空窗期  多種偶然因素所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6 09:12:45  


 
  審核節奏明顯放緩

  儘管IPO審核沒有暫停,但7月以來,審核節奏明顯放緩,7月2日至6日這一周,證監會共計審核通過了4家公司的首發申請,一家中小板公司,3家創業板公司。上周也就是7月9日至13日,沒有一家企業IPO申請上會,本周也只有2家企業IPO申請上會。

  上半年,證監會共審核了192家公司的IPO申請,其中154家順利通過發審會,27家企業被否,取消審核和暫緩表決11家。上半年月均審核30多家公司IPO申請,明顯高於7月份的審核數量。

  實際上,IPO審核的放緩從6月下半月就已開始。6月上半月,證監會共安排17家企業IPO審核上會,而下半月只安排9家企業IPO審核上會。

  市場約束力不斷增強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股發行節奏是市場自主判斷和選擇的結果,證監會不會控制新股發行的節奏和數量。

  2009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推進以來,市場自我調節功能逐步發揮作用,投資者的自主博弈能力明顯加強,市場約束機制不斷強化。去年以來,相繼出現了八菱科技、朗瑪信息、海達股份發行中止的案例。不少企業在發審委會議審核通過後推遲發行和上市,根據市場情況縮減發行規模,選擇更好的發行時間窗口,有一些甚至撤回了申請,這說明市場約束正在對發行上市的企業數量和規模進行自主調節,這是非常積極的變化。

  “預先披露招股書並不等於過會,過會也不等於發行,甚至也不是肯定將要發行,或在近期必然發行。”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如果投資者不接受發行人提出的價格,即使企業已經過會、拿到批文也可能無法成功發行。

  特別是大盤股的發行,更是受到市場承受力的約束,弱市無法承受大盤股特別是超級大盤股IPO的衝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證監會就對大盤股發行人和承銷機構進行提醒,讓發行人和承銷機構關注市場波動給發行和承銷工作帶來的風險。50億元基本成了近期IPO的“分水嶺”,大盤股IPO,要麼主動縮減融資規模到50億元以下,要麼只能等待市場轉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