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越南盜採南海石油 再賣給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3 09:18:43  


 
  越南的戰略“無名有實”

  把從南海盜采的石油再賣給中國

  1973年10月,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為捍衛國家主權、收複失地和反對霸權主義的戰略武器,採取減產、提價、禁運以及國有化等措施,開展了一場震撼世界的石油鬥爭。這場石油危機在幾個月內席捲了大半個地球,對於世界經濟乃至各國國民生活的影響逐步突顯,而且愈演愈烈。

  石油危機敲響了各國對於能源安全的警鐘。近在咫尺,而又資源豐沛的南海讓周邊國家眼紅不已。從1974年開始,越南逐漸控制了白虎油田、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青龍油田、東方油田等。

  1977年,越南先後兩次公布直線基線,宣稱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從其直線算起向外延伸200海裡,該區域進入中國傳統海疆線內達100多萬平方公里。在劃界的同時,越南一直加緊在南沙海域進行石油資源的勘探活動。越南將占據的南沙海域劃定180多個區塊,以此在國際範圍內招標。越南先與蘇聯簽訂了合作勘探開發越南南方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的協定,進行勘探開發;隨後與意大利、加拿大、德國的三家石油公司簽訂近海勘探協議,後又將部分油田勘探權出租和授予美國石油公司,並對爭議區域進行勘探。

  白虎油田是越南在南海開發的大油氣田,蘊藏著相當儲量的天然氣,先由蘇聯與越南共同開發,隨後介入的有英國天然氣公司、加拿大的兩家國際財團和文萊的一家公司。大熊油田與白虎油田相鄰,最早由殼牌石油公司發現,後由英國石油公司開採。青龍油田被越南政府批准給美國和日本的幾家公司開採。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安應民在《論南海爭議區域油氣資源共同開發的模式選擇》一文中指出,越南在中越爭議海域年產油量已達800萬噸,占越南3000萬噸年產油量的相當比重。截至2008年,越南已從南沙共開採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250多億美元。

  據越南海關統計,2011年,越南原油出口達824萬噸,增長3.3%,出口額72.4億美元,增長46.1%。中國是越南原油第三大出口市場,2011年,越南對中國出口原油125萬噸,增長111%。

  趁火打劫

  2010年,越南借東盟主席國的地位,為美國在多邊場合對中國施壓創造條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當年7月河內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利用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掀起軒然大波,使南海問題迅速升溫。

  今年6月21日,就在中國公布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決定的同一天,越南國會宣布通過《越南海洋法》,該法將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所謂越南“主權”和“管轄”範圍內。

  越南制定海洋法的構想醞釀已久。早在1998年,越南便將海洋法列入國會立法計劃,2009年形成草案。之後,越南政府和國會常委會多次提出修改意見並試圖強行通過該法案。在我外交工作的努力下,越南均未能如願。

  越南為何選在此時通過並公布其海洋法?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專家褚浩看來,有三大背景:一是越南海洋意識與戰略的提升,《越南海洋法》是越南海洋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二是美國重返亞太,美越關係迅速升溫;三是今年4月,中菲黃岩島對峙以來,中菲南海戰略博弈升級,中國戰略中心和外交重點均轉向菲律賓,越南有意借中國注意力轉移、東西不能兼顧之機“趁火打劫”。

  “南海爭端日益走向複雜化。一方面,周邊國家不斷加大主權爭奪力度,積極開展法理鬥爭,通過國內立法來否定我國對南海擁有的主權。同時,他們加強民事管控和資源爭奪,實質性染指西沙。”上述海監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為了維持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周邊國家還不斷強化軍備。比如,越南2011年國防預算達26億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8%,比上年增長70%。

  公開資料還顯示,越南計劃從俄羅斯購買6艘“基洛”級潛艇,還將從加拿大購買6架DHC—6巡邏機,同時計劃建造30~40艘艦船,計劃投入38億美元在東北部建設占地面積達3000公頃的海軍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