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評估中美航天技術之差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30 08:45:36  


6月24日,神九天宮手控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9日載文《評估中美航天技術之差距》,摘要如下:

  今年6月24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以手控方式實現了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此即神九飛船發射升空的核心任務。同日,中國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下潛了7000多米,創造了載人深潛的歷史紀錄。據此,今年6月世界見證了中國科技的長足進步。

  16日“神九”發射升空,18日即與“天宮一號”在距離地球343公里的近地軌道完成自動交會對接。24日“神九”與“天宮一號”分離,撤離至400米外,接著由航天員劉旺負責操作,飛船再次接近“天宮一號”,完成手動交會對接。

  2011年11月,“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在太空中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標誌著中國繼美、俄兩國之後成為第三個掌握空間對接技術的國家。這次“神九”航天員經由手控實現交會對接,主要著眼於應對飛船與地面通訊中斷等緊急情況而採取的措施。若論成功率,手控交會對接比自動交會對接要高,因為航天員在出現故障時可以隨機應變,人腦畢竟比電腦更可靠。

  在2008年發射的“神舟七號”(相當程度上也包括“神舟八號”)上,航天員是在“坐飛船”,從發射到返回,都採用自動控制,不需要航天員手動控制。而“神舟九號”則不同,航天員進行人控交會對接時,就是在“開飛船”了。

  接下來,在中國研製出大推力運載火箭並驗證其可靠性以後,就掌握了計劃於2020年建成空間站所需的全部技術。近年中國航天技術進展還是相當迅速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