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台灣遇豪雨,五縣市都在搶收一期作。(中評社 趙家麟攝) |
花蓮縣農會總幹事官俊彥興奮地說,花蓮縣政府跟農會、民營米廠都準備好了,品牌米與糧食米的品質都相當優良,大陸沿海跟花蓮一樣都是吃蓬萊米,適合切入大陸的高檔市場,大陸人口多,13億人只要有1億的高消費人口就夠了。
官俊彥表示,花蓮的有機無毒品牌米有20幾種,農會有10種,與佔總量9成的糧食米都適合銷往大陸。不過,因為米並未被列入ECFA項目,所以台灣米在大陸還是管製品,必須等大陸專案採購以及法令解套後,便可出口大陸。
官俊彥說,花蓮縣長傅琨萁與縣政府團隊隨時都在為花蓮米行銷,不管是去大陸訪問還是在花蓮接待大陸訪問團,花蓮米品質優良給大陸人士留下深刻的印象。
苗栗縣農會總幹事葉益男,對於大陸開放進口台灣米持正面看法,但他仍認為,必須在ECFA架構下完成簽署才有保障,否則容易流於單方面的說法或期待。有關其他縣市農會歡迎大陸與當地農會辦理契作,葉益男認為也是可行,不過他的解讀是,台灣恐怕沒有一個縣級或地方農會,有能力滿足大陸的需求,好比大陸一個省份下稻米訂單,一定要協調好幾的鄉鎮農會聯合供應,又要扣掉台灣本地糧食需求,他認為這協調責任會落在省農會或“全國”農會來推動。
高雄縣農會總幹事蕭漢俊則說,現行兩岸稻米交易是受管制的,他曾經也申請要代理稻米進口到上海被打回票,大陸宣布要讓台灣稻米進口,整個政策都還沒明朗,包括關稅、增值稅、營業稅等稅金如何算?都還沒有說清楚,如果台灣稻米進口大陸成本太高、大陸又沒有以優惠價格收購,這項惠台政策是否真的惠台?還是問號。稻米是糧食、是管製品,現行台灣沒有米商能進口白米到大陸,如果坊間有聽到台灣米已經銷到大陸,應該是“特批”或是經由小三通少量“偷跑”過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