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中國航天計劃將獲得巨額回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9 15:50:46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聯合早報19日發表社論說,中國神舟航天計劃的第九艘飛船“神舟九號”,於6月16日晚上發射成功後,在昨天下午2時許完成了此次飛行的一個主要任務,與繞地飛行了將近九個月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了對接,景海鵬、劉旺和劉洋二男一女三位航天員隨後也順利離開“神九”,進入“天宮”。

  社論說,“神九”升天的最大意義是把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送入太空。因為若從男女平等的角度來看,中國首位女性航天員的登空,其意義實不亞於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於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完成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一次載人飛行。從科技角度來觀察,也是如此,因為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同,在太空生活期間的生理變化和感受也不一樣,亦即缺少了女性航天員參與的航天計劃是不完整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利偉當年只是完成了中國航天載人飛行的一半事業,另一半是由劉洋來完成。

  “神九”的另一重大意義在於它承載了中國著手發射空間站的關鍵任務。2011年9月29日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其實就是一個空間站雛形,其主要使命在於檢測“神九”和定於今年稍後發射的“神十”系列飛船能否與其對接,以及航天員是否能短暫管理空間站。現在,“神九”已經完成了自動對接任務,只要預計在6月24日由航天員完成的手動對接任務也成功,就標誌著中國已經掌握了不同航天器之間對接的關鍵技術,並將朝向建設中國自身的空間站跨出一大步。

  社論說,根據中國的航天計劃,繼“天宮一號”之後,中國將於2015年前陸續發射“天宮二號”和“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為預計在2020年升空的中國空間站進行準備。在人類航天史上,在太空建造人類可以在內生活的空間站的技術,最早為蘇聯所掌握,並先後發射了八座;美國繼蘇聯之後,也發射了一座。只要“神九”與“天宮”完成兩次順利對接,中國就會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數十年來先後由美蘇和美俄分庭抗禮的太空戰略均衡格局,也會因為中國這個後來者的加入而打破,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戰略均衡。此一新均衡態勢,對中國本身乃至國際的太空戰略安全格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