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台專家何來美:台灣客家人 政壇舞風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6 00:57:39  


 
  客家族群只侷限“副首”命運?

  台灣是由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四大族群組成的社會,但回顧台灣客家族群的政治命運,從明鄭時期的劉國軒、清末的丘逢甲、國民政府時期的徐慶鐘、邱創煥(福佬客),到民進黨執政時的葉菊蘭,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的客家人,在政治上都僅扮演“副首”角色。

  徐慶鐘、邱創煥、葉菊蘭都擔任過“行政副院長”,是“內閣”副首;在民進黨執政時,游錫堃擔任過“行政院長”,祖籍福建詔安的他,不會說客家話,只能算是被同化的福佬客。

  同樣地,祖籍福建永定的李登輝、福建詔安的陳水扁,都當過“總統”,也承認有客家背景,但在幾代前已被同化為福佬客,也不會講客家話,多數客家人也不認為他倆是客家籍“總統”。

  乙未戰役客家人抗日最激烈

  台灣抗日史客家族群扮演重要角色,清光緒21年(1895)乙未戰役,桃竹苗與屏東縣客家地區抗日最激烈,死傷最慘重,除了客家人保鄉衛國意識強烈外,亦跟當時成立的“台灣民主國”3位主要領導人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是客家人有關,客家義勇紛紛投入抗日。

  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在不敵日軍後,選擇內渡,歷史正反評價至今仍有爭論;但乙未戰役客家籍秀才吳湯興、徐驤、姜紹祖,以及屏東縣佳冬的蕭升祥、蕭月祥兄弟卻選擇壯烈犧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