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挑事背後的軍費算盤
雖然中菲歷史上關係緊密,但菲律賓從1898年美西戰爭後被美國殖民將近半世紀的經歷,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菲律賓獨立後很長一段時期外交政策一切以菲美關係為中心。
尤其是1946年獨立後的20多年間,菲律賓政治、經濟和軍事嚴重受美國操控,這一時期美蘇為首的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對峙導致中菲兩國關係基本處於隔絕狀態。
1998年初,菲美又簽署《訪問部隊協定》,該協定旨在為參加菲美聯合軍事演習的到訪美軍確立法律地位,為廢除軍事基地協定後美軍重返菲律賓鋪平道路。美國的軍事援助,是近年來菲律賓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提高軍隊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分析人士認為,美軍重返菲律賓是菲美關係最近這些年最敏感而又最“曖昧”的部分——美國想重振其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菲政府中的親美勢力也想極力配合美國,但任何一方都擔心因動作太大而引發菲國內民族情緒反彈使自己處於被動局面。
自1986年政治強人馬科斯的專制政權被推翻後,菲律賓大大小小的軍事政變層出不窮,新上任總統往往傾向於增加軍費開支來安撫軍人,以此換取新政權的穩固,而軍隊內部的貪腐亦十分嚴重,國會和菲民眾通常不願意在無特殊理由情況下用納稅人的錢為增加的軍費埋單。
因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菲政府挑起南海爭端與軍隊“缺錢”問題交織在一起已有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