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會掉入“戰略陷阱”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9 21:40:30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近日,印度知名智庫《印度觀察家基金會》(Obsrever Research Foundation in India,簡稱“ORF”)刊登一篇文章,題為《中國的自信正在將中國拽入戰略陷阱?》。文章作者、印度觀察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P•K•高希(P•K•Ghosh)分析了中國在中日釣魚島之爭、中美海上對峙,以及近期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中的“強硬”態度,並認為,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再考慮到中國曾遭受外國列強入侵的恥辱經歷,中國自2008年起就已經開始逐步改變以往的“韜光養晦”的保守外交策略,轉而採取了富有侵略性的外交策略。然而這種侵略性的外交策略將使中國的亞洲鄰國產生不安全感,並疏遠同中國的關係,轉而投向美國的懷抱,從而使中國掉入無法取勝的由美國鋪設的戰略陷阱。

  金融時報刊登中國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彭念的分析文章稱,應該說,P•K•高希的觀點也代表了中國國內一些學者的看法。然而,這一觀點將中國的外交戰略簡單化,也將中國與其亞洲鄰國的關係單線化(即不是偏向中國就是偏向美國),並且“戰略陷阱”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此,這一觀點仍有待商榷。

  文章稱,依P•K•高希所言,中國如果採取富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中國與其亞洲鄰國的關係將疏遠,並將使得這些鄰國偏向美國。那是不是中國採取“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就能確保中國不掉入戰略陷阱呢?

  首先,中國掉不掉入所謂的戰略陷阱,並不是由中國採取什麼樣的外交戰略決定的。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並成為亞洲的區域性大國,這是客觀事實。在此背景下,中國的亞洲鄰國在與其打交道時產生不安全感完全正常,其向美國尋求安全庇護,也是一種面臨安全困境的理性反應,這並不由中國採取什麼樣的外交政策決定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無論是中國採取強硬的外交姿態,還是積極倡導和平發展道路,創建“和諧世界”,“中國威脅論”在中國的亞洲鄰國中不僅沒有消亡,反而愈發流行。

  其次,即使中國採取低調的“韜光養晦”外交戰略,中國也依然會掉入所謂的戰略陷阱。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美國。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對於中國的防範將日益加重,這是無法避免的。即使中國採取低調的“韜光養晦”外交戰略,美國也依然會在中國周邊拉攏其鄰國構築防範中國的戰略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