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不要低估奧朗德的對華雄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4 09:42:50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環球時報刊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歐文苑主任David Gosset的文章,編譯如下:歐洲與中國目前的經濟、政治和戰略關係同雙方對彼此的重視與相互吸引並不相稱,因此歐亞大陸兩端的巨大合作潛力尚有待發揮。

  法國新總統奧朗德固然面臨著國內和歐元區的嚴峻經濟挑戰,但他同21世紀最重要的變革力量———中國,能建立起什麼樣的關係將是其總統任期內頭件大事。5年前,法國GDP是中國的73%。到2012年,法國GDP將僅為中國的33%,到2017年將不足25%。在實力如此快速變化的時代,領導人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思維定勢和優先考慮的問題。愛麗舍宮新主人和中國十八大產生的新領導集體能開啟中法關係的新篇章,促進中歐關係,並將中西合作推到新高度。

  奧朗德不像前任那樣對美國如此示好,他的對華政策能更加獨立。華盛頓不能將巴黎視為對其無條件服從的盟友。在即將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上,奧朗德將宣布法國年底前將從阿富汗撤軍。照法國前外長韋德里納的話說,奧朗德認為法美關係是“朋友、盟友,但不是聽命行事”。

  社會黨人奧朗德在選戰中強調,法中雙邊關係的穩定極為重要。這種表態同薩科齊時代法方對華態度的搖擺波動形成對比。但奧朗德同時也提到2011年法國對華貿易270億歐元的逆差,呼籲兩國之間應該建立起更加平衡的經濟關係。

  奧朗德將於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5月7日奧朗德總統大選獲勝後不過幾個小時,他就分別會見了中國駐法大使孔泉和美國駐法大使,並在當選當天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了電話。這一系列交流意義重大,凸顯出本世紀的國際事務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歐、中之間的互動。奧朗德勝選後3 天還選擇“中國通”燕保羅擔任他的首席外交顧問,發出了他組建熟悉中國事務團隊的信號。

  奧朗德會見孔泉時承諾將進一步發展兩國合作,並強調發展經濟關係的必要性。兩國關係發展還有很大空間,2011年中法貿易額僅為中德貿易的40%。當年中德貿易額高達1440億歐元,占中歐貿易總額的1/3。

  巴黎可作為推動歐洲對華外交政策更趨獨立的催化劑。歐盟決策者要想辦法吸引中國對歐投資,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取消武器禁運,就安全問題同中國密切磋商,並在非洲、中亞等地區積極推進中歐合作。

  有人注意到,中國與法國左派政黨的關係有時不夠穩定,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密特朗執政時法國向台灣出售拉法葉護衛艦。也有人擔心奧朗德缺少國際事務經驗。不過此次大選證明了兩件事,一是奧朗德證明了那些低估他的人都錯了;二是他的勝選意味著政治的“回歸”,面對不可避免的中法關係的起起落落,必須以政治決心建立中法長期穩定的戰略關係。1964年,在戴高樂的決策下,法國成為首個同北京建交的西方大國。奧朗德總統任內,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紀念。

  國際關係理論往往忽略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對現實國際事務的重大影響。如果兩國新領導人希望全面發揮這種友好因素,就應當在適當條件下多開展直接、長時間的互動。戴高樂曾表示法中文化具有“親和性”。這種文化和歷史上的“親和性”應得到新促進,並成為新共同全球願景的支點。在相互依存度前所未有的新世紀,兩國之間的聯結深度將起到關鍵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