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消息稱鐵路改革將重啟 建設和經營分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2 15:18:11  


 
  與此同時,有實力的社會資本,在鐵道部長期封閉、自成系統的核算體系之下,往往也望而卻步。

  據接近鐵路系統高層的內部人士劉凱(化名)向記者透露,“數年前,某保險基金曾經要求給機會進入鐵路系統,然而到了雙方第三輪、第四輪談判的時候,該保險基金已經決定只做象徵性投入。”

  的確,一個典型例證是,2006年,國家開始允許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社保基金投資鐵路,可是在全長約1318公里,擬投資2209.4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建設中,社保基金的出資卻只有100億元。

  劉凱為鐵道部引見的另外一家美國基金,在與鐵道部高層溝通之後則直接表示,“鐵路系統的核算不嚴格、不科學、不標準,根本沒辦法算賬。”

  劉凱甚至引述鐵道部總經濟師餘邦利幾年前的感嘆,“鐵道部每年近萬億元資本投下去,這是多少錢呵,但由於缺少市場化的投資主體,境外資本根本無法進入。”

  事實上,這個市場化的投資主體,是沒有決策權的少數股東能夠獲得投資收益的有力保證。如果投資主體不能真正市場化,少數股東的投資收益就難於保證,這也正是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體系的最大隱憂。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在制度上做深入改革,因為外界的不了解和不信任,鐵路少數股權的項目融資,在對外談判上還會步履維艱。與此同時,鐵道部在吸引外部投資時,能否讓出控制權或決策權也正成為一個焦點問題。

  對於社會資本來說,如果沒有決策權,投出的錢就相當於給決策者把玩;而讓出決策權,在鐵道系統則屬於傷筋動骨的事情。

  顯然,在民資或者稱社會資本進入的方式上,鐵道部面臨兩個亟須解決的問題:第一:如何建立透明化、市場化的制度取信社會資本;第二,確定哪些領域可以放棄決策權、控制權,以吸引社會資本,以將主要資金聚焦於關鍵領域。

  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直接關係到鐵道部的體制改革,同時也直指自身改革的方向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

  運營採用市場定價模式

  按照中央確定的改革意向,將鐵路建設和經營分開,即鋪設鐵路仍由鐵道部來負責,而鐵路運營、車站建設以及機車部分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以提升現有鐵路系統的運營效率。

  中銀律師事務所張錚律師對此表示,“民營資本進來,運營會採用市場定價的模式,資源配置會更為合理,民營資本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運營會更為有效率。”

  但是,即使是鐵路運營、車站建設及機車部分的向民資開放,也依然潛存著諸多的問題和障礙。

  事實上,這種障礙,在幾年前就已經凸顯了出來。2005年7月,鐵道部出台了《關於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鐵路建設經營的實施意見》,鐵路建設、客貨運輸、運輸裝備製造與多元化經營四大領域向非公資本全面開放,同時制定了七條具體的扶持措施。

  巧合的是,2004年,成立於1994年的中鐵建設開發中心正式更名為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簡稱中鐵投),並將主要業務鎖定在承擔鐵路項目股權融資。此後,“新36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幹線、鐵路支線、鐵路輪渡以及站場設施的建設,允許民間資本參股建設煤運通道、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探索建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支持鐵路企業加快股改上市,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只有那些滿足自身的鐵路運輸需求而自行投資建設的鐵路,以及因為“有關係”而承包到一些支線的公司獲得了不錯的盈利之外,其他項目的盈利能力仍有待觀察。

  劉凱告訴記者,“鐵路運營,核算是一個大的問題,因為直接關係到能否贏利。在當前的鐵路管理體制下,運營被分割成很多條塊,比如機車段負責車頭,客運段負責車上的服務,電務段只負責用電問題,車輛段只管車輛的維護,車站又只管站內的事情,他們既獨立核算,又以路局為單位進行核算,在核算體系上就不清楚。”

  “舉例來說,火車頭這一塊的利潤,往往跟部裡所發放的油資的標準有關,發的多,節省下來的就多,利潤也就多。”

  在劉凱看來,即使鐵路向民資放開運營,有些環節也是不能開放的,比如車務、供電、車輛,以及調度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