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少將談南海之爭:可以學美國炸完之後說是誤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6 10:12:58  


 
  中國現在需要提高的是航母形成戰鬥力之後與其他武器平台之間的配合,比如說整個指揮數據鏈系統間的勾連,能不能讓信息獲得共享,讓指令上下通暢,不同平台互相間如何配合形成戰鬥力,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率,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必須明白,航母絕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兵器,本身是一個聯合作戰的兵器。

  提問: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裝備航母,將如虎添翼,是這樣麼?

  喬良:這是一個願望吧。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的軍事能力,在今天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體現,不能寄希望於任何一種單一兵器。人們對航母如此崇拜,是因為對現代武器系統及其發展水平缺乏了解。比如今天的美國為什麼要提出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就是因為航母已經跟不上美國的獲利方式及需求。美國今天的獲利方式,是通過輸出美元使之成為一種全球資本(基礎貨幣),然後通過資本的全球流動再回流美國,從這個過程中獲利。此時什麼東西在支持資本的快速流動?是計算機技術。由於有了網絡技術系統的支持,全球資本的流動變成瞬間的事情,此時航母的速度已遠遠跟不上資本流動的速度,你說美國人還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航母身上麼?所以他現在要求開發全球快速打擊系統,要求從6個小時打遍全球到3個小時到1個小時到28分鐘打遍全球,就是因為只有這個速度才能跟上資本的流速,才可能改變全球的投資環境、投資方向和投資速度。航母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呢?航母從橫須賀港出發到達紅海需要兩周,這時候資本在那個地方可能早已經完成了一次投放和收益的過程。

  所以說當你理解了武器與資本的關係,武器與經濟利益的關係,你就會知道哪種武器對美國更重要。在美國人已經認為全球快速打擊系統比航母更重要的時候,我們仍然還停留在航母最重要的認識水平上,仍然只看到美國的航母把哪個國家打得頭破血流殘破不堪,以為航母有多威風。這不就是一種認識上的落伍麼?

  提問:中國成為航母大國會是一個必然趨勢麼?

  喬良:未必,很可能沒等你成為航母大國,替代性的兵器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你已經不需要成為航母大國,你需要其他東西了。要成為一個航母大國,從現在起一天不落地建設,最少要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後,人類新的武器平台甚至是取代航母的武器平台,或者使航母失效的作戰能力,都可能已經出現了。今天實際上能制約航母的武器也越來越多,只不過由於沒有發生二戰那樣的世界性戰爭,航母紛紛被擊沉的場面還沒出現,所以人們還對它充滿了往日的記憶和未來的期待,但說真的,未來已經不可能再出現航母主宰一切的情景了。

  現代航母就是一個活動機場,它沒有別的作用。攻擊岸上目標,它只能用巡航導彈和艦載機,而不可能用它的艦炮—這一點航母的火力還不如戰略艦。如果你有足夠的陸基機場,那麼沒有航母也不等於就沒有實力。美國過去在全世界到處布防時,建了很多空軍基地,就是為了替代航母。只有當它的陸基飛機夠不著、或者不夠用時,才會使用航母。前蘇聯很長時間沒有航母,它也照樣是軍事強國。

  妥用巧勁

  提問:在近些年屢有發生的海權爭端中,我們的處理方式有時候被解讀成不夠給力,眼下亦如此,您怎麼看?

  喬良:中國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國,從現代國家意義上講,中國可以說還處於孩童時代,需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吃很多虧,才能學會怎麼做現代性大國。看看這30年,其實我們幾乎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先吃虧,才能學到東西,才能爭到利益。經濟模式是出口依賴型,你不吃虧麼?積累了那麼多外儲,卻要大量購買美債,你不吃虧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些事情做得不盡如人意是正常的。只是這種不盡如人意,有點跟不上民眾的焦慮心態。民眾覺得你今天已經是個大國了,怎麼能這麼窩囊呢?因為民眾也在成長中,他也不太懂得今天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樣子,他以為只要你有實力,你的硬實力比較強,或比原來強了,你就應該相應各方面都變強。可是你想想,你再強能比美國還強麼?強大到如此程度的美國,還要去考慮怎麼運用巧實力,難道中國人就只會使用硬實力麼?你也得學會用巧勁,甚至要考慮怎麼比他更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