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需變“危機模式”為“增長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13:52:42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新華國際發表時評說,“增長”最近成了歐洲領導人口中的熱詞,這從一些領導人的頻頻表態可見一斑。比如,此前一直主張通過加強財政緊縮和財政紀律來解決債務危機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日前表示,歐洲在出台“財政契約”後應該出台“增長契約”;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範龍佩也強調,歐洲僅憑財政緊縮無法走出債務危機,促進增長是當前的“頭等大事”。

  這表明,經歷了兩年多主權債務危機磨難的歐洲開始面臨一種新的呼聲,即要求從“危機模式”盡快轉入“增長模式”。

  這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轉折性意義。眾所周知,兩年多來,為了應對前所未有的主權債務危機,歐盟尤其是歐元區國家採取了一系列以財政緊縮為主要手段的反危機措施。這些措施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使歐債危機暫時緩解,但也給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歐盟經濟出現環比負增長,據權威部門預測,今年整個地區都將陷入經濟衰退。

  歐洲出現經濟衰退的原因起碼有四:一是經過多年消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歐洲各國採取的經濟刺激措施目前已成強弩之末;二是近兩年來歐洲為反危機而普遍採取的財政緊縮政策大大減少了市場需求,束縛了經濟增長;三是戰後建立的福利制度導致一些國家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降低,而且這些問題難以在短期內解決;四是美、日等國復甦不穩定以及新興發展中國家增速放緩,對歐洲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一些專家認為,隨著債務危機與經濟衰退問題的緊迫性相對易位,歐盟經濟開始由應對債務危機為主階段,逐步轉向反危機與促復甦並重、通過加快增長最終走出債務危機的新階段。

  其實,解決債務危機與促進經濟復甦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實現復甦是走出債務危機的根本途徑,促進發展是解決包括債務危機在內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硬道理”。因此,一些歐盟國家領導人近來多次強調,歐債危機“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歐洲需要從“危機模式”轉向“增長模式”。

  歐債危機深刻表明,歐洲促進經濟增長,早日實現經濟復甦,不能再走依賴發債或赤字經濟來刺激增長的“老路子”,必須著眼於開拓思路,改革求變。首先,歐盟需要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在繼續採取緊縮財政的同時適當放寬銀根,刺激增長;其次,要主動調整發展模式,在市場效益和社會公平方面尋求新的平衡點,大力提升勞動生產率;再者,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大力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第四,要不斷深化以一體化為目標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提高歐盟及其成員國的經濟治理能力。

  當然,這些改革措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歐洲有識之士都認識到這些措施的重要性,但真正實施起來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歐債危機雖有緩解,但遠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經濟衰退則給解決債務問題增添了更多困難。更何況,在處理反危機與促增長關係問題上,在促增長方式上,歐盟和一些主要成員國之間仍存在不同意見。法國、希臘等國的大選以及其他一些歐盟成員國國內政治的變化,也會給未來歐盟的經濟政策走向帶來不確定因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