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政見會中獨派的吳榮義與蔡同榮,對於中國政策幾乎沒有著墨、蘇煥智雖強調應該設置平台,理性討論中國政策,卻並未說明民進黨應如何與中國互動?如何使人民對民進黨產生信心?至於一向被認為民進黨內對兩岸政策最有研究,也最有創意的許信良,卻意外地並未就兩岸政策提出具體的主張;蘇貞昌則只是重申民進黨要了解中國,不只是現在的、經濟的中國,更應該關注經濟以外的中國以及庶民中國。更重要的是,他依舊強調民進黨不能喪失傳統價值,所以他還是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闡述其中國政策。
社評說,對於兩岸政策如此淡化處理,或許是所有候選人都了解在黨內的政見會中,如果不能維持捍衛“台灣主權”和“一邊一國”的基調,就必然會遭到黨內基本教義派的圍勦;但若過度突出台獨色彩,又會被外界質疑與現實脫節,所以只好輕描淡寫。如此迴避閃躲的態度,固然可以理解,卻會使外界倍加失望,因為民進黨若不能提出務實理性的兩岸政策,就無法與中國大陸友善互動,也無法使人民安心,模糊以對只不過突顯這些候選人沒有擔當而已。
平心而論,無論在申論、交互詰問或是結論,蘇貞昌的平均表現確實要比其他四人略勝一籌,這當然與他曾經擔任黨主席和“行政院長”,對於黨務與政務比較熟悉有關。在過程中其他四人雖然沒有圍勦蘇貞昌,但顯然都以他為主要對手;為了表示豁然大度,蘇貞昌不但對所有質疑都低調回應,在提問時也主動放棄機會,縱然其他候選人未必領情,至少不致增加反蘇陣營的敵意。
社評說,總之,這次政見會固然殺伐並不激烈,但也沒有什麼值得讚賞之處,可以預見。蘇貞昌的優勢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只要他穩紮穩打,相信最後一定是他獲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