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中日韓為何舍近求遠做生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1 00:11:33  


 
  歷經10年好事多磨

  作為占據世界經濟總量20%、亞洲經濟總量70%的中日韓三國,建設自由貿易區的構想由來已久。早在2002年,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就同意展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民間學術研究,三國為此作了長達7年多的可行性研究。直至2009年,中日韓三國領導人達成共識,將盡早完成聯合研究報告,為下一步談判奠定基礎。

  對於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歷經10年仍未達成,韓國貿易協會副會長安玹鎬坦言,儘管東亞國家的經濟規模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但是區域內的經濟一體化因為各國之間的經濟水平存在差距,缺乏核心,進而進展緩慢。中日韓三國間的歷史背景也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造成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為打破這種局面,東北亞的核心國家中日韓應該起到主導作用。

由於相對發達的日本和韓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競爭優勢明顯,使得對中國長期擁有巨額貿易逆差的兩國一直希望盡早簽訂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議,而中國的競爭優勢目前仍主要集中於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品上,中國因此一直比較被動。此外,中國在農產品方面較大的競爭力也使得日韓兩國政府擔憂農產品市場受到衝擊,影響日韓農民利益的情緒。

  十年磨一劍,中日韓在宏觀經濟聯繫和微觀企業往來層面都已具備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條件。鄭新立表示,中日韓三國的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的互補性特征比較明顯,相互投資、合作的前景廣闊,尤其是服務貿易、新能源和低碳技術等方面都是三方合作的重點領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