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赴港生子調查:18萬雙非童教育等問題漸凸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9 17:10:37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赴港產子”這個龐大產業,在高速運行的軌道上戛然刹車。

  4月26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大會討論通過,2013年香港公立醫院將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而香港私立醫院明年起也停收“雙非”孕婦分娩的消息,為這個據說超過40億元“淨產值”的行業,敲響了“喪鐘”。不少中介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在這一周陷入了“最後的瘋狂”。

  一些計劃赴港產子的“雙非孕婦”也開始為最後的香港“出世紙”抓狂……

  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在香港採訪了多個政府部門、走訪了多家醫院,接觸了不少赴港生子的孕產婦,也通過網絡採訪了不少已經預約或者正在計劃把孩子生在香港的“准雙非港童”母親,發現源於2001年“莊豐源案”、潮湧於“自遊行”後、並在2011年到達“波峰”的這一輪“赴港產子”潮流,由於政策、意識、現實等多方面原因,經歷了潮起、潮湧與潮退。

  漲退之間,18萬“雙非港童”將直面著身份與現實衝撞的尷尬,沒有人知道,他們還要背負這樣的名字多久,更沒人知道,十數年後,這樣的身份將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人生路途……

  七嘴八舌

  網友“sohuwang”:即使寶寶因此取得香港“戶籍”,但還是要在內地生活,今後回港發展必然面臨巨大的社會、文化和節奏差異,難以適應,一定要謹慎對待,莫盲目跟風。

  網友“城角夕陽”:雖然以後讓孩子在香港享受良好的教育是好事,但是在那邊上學根本沒人照顧,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而且孩子的未來要靠他們自己,內地出的人才不比香港少。

  網友“常州燕篤俊”:如果“內地港仔”井噴,香港未來福利保障或會縮水,而內地社會保障和福利今後會大幅提升。費了半天勁,花了不少錢,到頭來還不如待在內地,豈不白折騰?

  網友:有如此多的人出境生育,只能說明內地的政策和待遇缺乏競爭力。如果能做到民眾福利提高、人人機會均等,出境產子的人自然會減少。

  1 赴港生子,無奈的跟風

  香港旺角,金輪大廈的一間小旅社裡,林瓊和丈夫再次清點各類所需文件。房間狹小,挺著大肚子的林瓊只好坐在床上“發號施令”:“通行證、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複印件各五份。”“寫了寶寶名字的紙呢?”……林瓊還將自己和丈夫名字的粵語用音標寫在了一張紙上,“免得人家叫到名字,我們都不知道是在叫自己。”

  記者見到林瓊的時候,她已過了預產期一天,但肚子還沒有動靜。除了將辦證的各環節“踩了一次點”外,丈夫還陪著她在彌敦道上來來回回走,想用走多點路的方式“催產”。

  林瓊和丈夫都是“北漂一族”,已有一個7歲的女兒。她不肯透露從事行業,只說“家裡的情況可以允許我全職在家”。她在懷孕兩個多月時曾經第一次赴港,“覺得香港好乾淨,第一印象很好”。這次她將在香港浸信會醫院生孩子,九龍的幾個辦證點,他們都事前踩過點。他們只懂普通話,和窗口辦事人員交流明顯有困難,“但香港人素質很高,並沒有因為我們是‘雙非’就不耐煩或者歧視,他們把我們請進辦公室,並請出懂普通話的工作人員,耐心跟我們講解。”林瓊說,這個經歷,更讓她覺得自己選擇到香港生孩子的“折騰”沒有錯。

  不過,並非在哪裡都那麼順利。林瓊說自己坐地鐵從來沒人讓座,過關、逛街時,確實聽到一些用粵語講的“罵人話”,雖然聽不懂,看表情也知道對方很不友好。

  至於長遠的打算,她並沒有想太多:“反正在北京生也沒有戶口,不如到香港生。我們的圈子在北京,孩子肯定跟我們回去,不會占用香港的教育資源,更不可能生個小病還往香港跑。我不過是想讓孩子未來可以多一種選擇,這難道不是人之常情?”

  其實,像林瓊這樣的想法,在這一輪赴港生子潮中為數不少。當然,在“給孩子一張全球免簽證護照”、“給孩子高素質學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參加內地高考低分錄取”等迷惑性中介宣傳下,很多人多了幾分盲目與跟風。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香港變成一個有很大吸引力的產子“目的地”,如果相關的法例不作調整,赴港產子的熱潮還會持續。

  而有學者指出,這種跟風後面,反映的是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也應該引起內地對於社會福利保障事業建設、完善等各方面的反思,包括對於戶籍制度、人口政策的適度調整。“如果一切如意,為什麼要山長水遠去別的地方生孩子?即使沒有赴港產子潮,也會有去其他國家的產子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