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放棄讓利心態 推進ECFA後續協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6 16:39:27  


  中評社台北4月26日電/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3次例會今天在新北市舉行,台方由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經濟部”次長梁國新率團出席,大陸方面則由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及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領軍;雙方將檢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執行情形,以及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產業合作,海關合作等6個工作小組工作進度,並將宣布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推動成果。 

  旺報今天社評說,經合會是兩岸主管部門處理ECFA相關事務的連繫及協商平台,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以總結半年工作成果及經驗,並策進未來方向。這次例會是新“內閣”上任後第一次召開,馬英九日前已公開表示,ECFA後續談判要在1、2年內完成,並從大陸對台“讓利”走向雙方“互利”,ECFA的綜效才會顯現,因此,這次例會能否為加速ECFA後續談判作出適當安排,至為重要。 

  ECFA就是廣義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目的在推動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其涉及範圍及影響層面廣泛深遠。但是,雙方迄今僅完成貨品及服務貿易早收清單,因涵蓋面窄,執行效益尚屬有限。在後續協商部分,目前接近完成的僅有投資保障協議及海關合作協議,預計在今年6月第八次江陳會簽署。自由貿易區的核心項目包括貨品全面零關稅、服務業市場及投資領域全面開放,迄今雙方仍在原則性意見交換階段,並無太大實質進展。 

  兩岸協商進展有限,主因之一出於ECFA是雙方相互給予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待遇的安排,但台方迄今尚未給予大陸WTO會員待遇,在貨品貿易方面,仍有38%的農產品及14%的工業產品被列為敏感項目,不准自大陸進口;服務業未開放陸資企業投資比重更接近5成,已開放的行業相關限制也遠多於外商。這種尚未正常化的兩岸貿易現狀,是雙方後續自由貿易談判首須克服的難題。 

  社評分析,更複雜的狀況是,在ECFA協商過程中,台方主管機關及業者心態都是希望大陸單方面“讓利”,政府高層基於選舉考量,也極力避免碰觸敏感問題,以致多數民眾對ECFA的認知,就是可以便利台商進入大陸市場、從對岸取得經濟利益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十之八、九並未了解ECFA其實就是FTA,台灣相對上也須將市場大幅開放給大陸業者。在經濟互利的基本前提下,ECFA後續市場開放協商已不可能冀望於大陸單方面繼續讓利,因而主管機關談判心態的調整,以及島內共識建立和政策的充分協調,是突破協商瓶頸所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 

  社評認為,要推動兩岸貿易全面自由化此一龐大工程,關鍵在於必須擬定ECFA協商路徑圖:政府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依據台灣經濟發展長期需要,從經濟戰略觀點,規畫未來兩岸經貿發展藍圖,再據以擬定ECFA的協商策略及具體執行規畫。如此才能引導各個機關按部就班推動協商,建立各項配套。另一方面,完成ECFA協商路徑圖,可以作為和工商企業界及社會各界溝通的依據,有助於凝聚共識,化解各種阻力。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主管機關並未真正體認到ECFA已從“讓利”進入“換利”階段,在協商上仍是且戰且走,缺乏通盤規畫。各界對ECFA協商策略與進展亦摸不著邊際,只能乾著急。因此,經合會也無法凸顯重要,形式重於實質。希望政府要趕快上緊發條,作出改變,ECFA後續協商才有可能在2年內完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