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熱議命題:中國經濟何時觸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6 09:08:14  


 
  其次是政府投資的退出是否平穩有待觀察,下一步政府投資出現深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這對於投資增長的影響很大。

  此外,張立群還提出關注製造業投資和關注出口。“製造業投資與出口和房地產等基礎性投資關係很大;而中長期看,不能排除世界經濟震盪的可能性。中國經濟增長還是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通過擴大消費在短期內實現穩定增長並不現實。”他說。

  很多人擔心的中國經濟下行果真會持續嗎?與“認為存在觸底”和“擔憂增長穩定性”不同,另一些官方智囊認為,2012年GDP增速將平穩上升。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司長王文波說,從動態上看,“全年增速將在一季度基礎上實現平穩小幅回升的發展趨勢”。

  全國人大財經委經濟室主任李命志認為,中國經濟繼續快速下滑可能性非常小。因為3月份數據的PMI、銀行新增貸款、新開工項目、就業形勢等跡象都不錯。

  “GDP增速的下降,無論從短期與中長期看都沒必要過於擔心,也沒必要採取全面放鬆的政策,”李命志說,“地方政府不能把項目的審批,作為金融危機後調節經濟增長速度的常態化手段。”

  儘管官方智囊對今年中國經濟走勢判斷不一,中國經濟將面臨諸多挑戰卻是毋庸置疑。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通過國際比較得出結論,人口紅利快速消失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挑戰。

  “從顯現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現象的劉易斯轉折點,到迎來勞動年齡人口停止增長、人口撫養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紅利轉折點,其間日韓分別歷經30餘年和40多年,而中國充其量只有9年時間。”蔡昉在名為《工資與勞動生產率的賽跑》的文章中寫到。

  面對中國經濟的風險與挑戰,張立群提出“宏觀總量的重點是在穩定投資”。他建議,要避免房地產調控的硬著陸,對剛性需求與改善性居住需求給予支持;同時加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與改革。

  “通過改革,開發新的城鎮化發展空間,放寬市場准入,使製造業投資活躍起來。”張立群說。

  祝寶良對宏觀政策的建議是“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將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十二五”規劃的基礎設施項目、保障性住房、支持居民住房的自主性和改善性需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