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知名景區門票將大漲 門票經濟藏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5 08:53:37  


 
  短期平抑漲價有難度

  山東旅遊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國忠認為,從定價機制看,我國旅遊景區的門票定價權在地方政府,而景區收益往往與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定關聯,因而地方政府客觀上存在支持門票漲價的動機,也促成了門票的步步走高。尤其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景區收入往往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導致目前短期內各地旅遊景區門票漲價難以平抑。

  據了解,景區漲價理由多樣,除了景區運營成本上升等常見理由外,“提高景區文物價值需要”“限制遊客流量,利於景區休養生息”等也曾作為漲價理由並通過。來自廣東的遊客廖永健認為這些理由很難成立,“如果要限制景區流量,完全可以通過排隊或者提前報名登記的方法,而不是通過漲價。”

  為此,不少專家提出要完善我國的景區價格聽證制度。國家有明文規定,如果上級主管部門審議通過,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要提前半年向社會公布,並要求舉行公開聽證會,且保證聽證人員有1/3是消費者。但作為消費者的外地遊客卻一再質疑,聽證會為何“逢聽必漲”,形同走過場。外地遊客對一些級別、名氣較低的景區漲價召開聽證會無從知情,大多感覺“被代表”。

  江西省旅遊局監督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也承認,參與景點門票漲價聽證會的多是利益相關方。而在漲價中可能受影響最大的外地遊客,則基本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應推動“門票經濟”向“旅遊經濟”轉變

  除了投資者自主建設的景區外,帶有公益性質的景區都不應當作商業企業來經營而獲取高額利潤,不應該以盈利為目的。這就要求打破“門票經濟”,對旅遊模式和旅遊產品單一化結構進行調整。

  專家認為,要打破“門票經濟”,須對旅遊模式和旅遊產品單一化結構進行調整。

  首先,要通過法律法規,制定專門規劃,防止地方政府過分迷信景區對目的地經濟的作用,將關注點從純粹景區建設轉向整體旅遊休閑環境建設。

  其次,是政府要公益性旅遊景區開發給予一定財政性支持,進一步完善旅遊經濟的產業結構,推動門票之外收入的增長,要推動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在融合發展中拓展旅遊產業體系。

  三是,針對景區運營成本壓力,景區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適當削減工作人員,適當開展志願者服務來解決人力問題,從而保障景區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間內運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