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獨派攪局迫逼蘇貞昌明確兩岸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0:27:59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向來在兩岸關係事務尤其是所謂“國家定位”問題上不願輕易表態,即使開腔了也是一些永遠“正確”,但模棱兩可的蘇貞昌,昨日在進行參選民進黨主席登記後的記者會上,發表了他自參與民進黨創黨尤其是從政以來最明確的兩岸關係定位和政策。他表示,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往互動,讓中國完整地瞭解台灣,民進黨更要瞭解中國,不只是現在的、經濟的中國,更應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中國及更廣大的庶民中國;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榮。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蘇貞昌之所以無論是在政治立場上還是作風表現上有如此重大的轉變,顯然是“時勢所迫”,其中又有大趨勢和小趨勢之分。在大趨勢方面,既有社會上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浪潮勢不可擋,兩岸協商達成了包括“ECFA”在內的十六項協議,實現了“三通”,兩岸經濟合作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層次,給台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使台灣同胞清醒認識到,如果兩岸關係離開了“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會停止和倒退,台灣同胞的“和平紅利”就會得而復失;也有黨內的自從蔡英文敗選後,民進黨內除“獨派”之外的各個派別,都強烈主張檢討黨的兩岸政策,指出要處理大陸問題必需要瞭解大陸,要瞭解大陸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而且“從互動當中可以找出面對大陸的解決方法”,這已成為民進黨內的主流民意。即使“獨派”團體不甘陷於邊緣化而推出其代理人跳出來,以圖鞏固民進黨的“獨立建國”基本教義,但仍難掩蓋這個大趨勢。

  至於小趨勢,則是“獨派”團體為了圍剿蘇貞昌,推出其代理人跳出來參選。表面上看,是氣勢洶洶,蘇貞昌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但冷靜下來觀察,卻是外強中乾,色厲內荏。其一、民進黨內“獨派”的支持力量,即使是由老“台獨”辜寬敏二零零八年出馬參選黨主席,挑戰黨齡尚淺,只不過是二零零五年為了獲民進黨提名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才辦理了入黨手續的蔡英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得票率。而吳榮義在黨內的知名度並不高,與屬於“四大天王”之一的蘇貞昌對拼,得票率將會更低。其二、“獨派”有多人出來參選,除了辜寬敏支持的吳榮義之外,還有受到陳昭姿支持的蔡同榮。此外,蘇煥智雖然並不是正統的“獨派”,但也可能因其曾任台南縣長而獲“台獨”基本教義派選民的選票。因而將在“獨派”基本盤內,形成了“鷸蚌相爭”的態勢。儘管辜寬敏等“獨派”大老呼籲“三合一”,但無人響應,“獨派”參選人的得票率必會被扯低。而蘇貞昌只要能提出迎合民進黨支持者渴望再次實現“政黨輪替”的政綱,亦即遠離“台獨黨綱”,趨同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主張,就必然能聚攏“獨派”以外的選票,即使未能大勝,也可低空掠過“慘勝”。因此,在此角度而言,蘇貞昌的轉變,是被“獨派”“迫逼”出來的。

  實際上,蘇貞昌的上述談話內容,得到了黨內非“獨派”的其他各個派系的“立委”的贊許。被外界視為“扁系”的高志鵬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贊成這個說法,積極交往絕對有必要。“謝系”的趙天麟也表示,蘇貞昌提出的觀點與黨內近年努力方向,及蔡英文的兩岸政見方向一致,他肯定、支持黨主席參選人在大選後提出這樣的觀點。前“新潮流系”總召集人段宜康則表示,他一向認為要突破民進黨與中國來往的制式反應,因為面對旁邊這麼大的國家、市場,到底要不要來往、進入,當然是肯定的,要用健康心態面對。

  這充分證明,民進黨要轉型,是主流意識,並非是幾個“獨派”代理人跳出來攪局就可以阻擋得了的。即使是更為進取的吳子嘉挪揄他“有說等於沒說”,但也是從“獨派”的對立面的另一個極端的立場上說的。在他所代表的那一部份黨員根本不可能支持“獨派”候選人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是支援蘇貞昌了。這就像是在“總統”選舉中,某些深藍選民雖然不滿馬英九,但為了阻防蔡英文上台,而“含淚”以至“含血”也要將手中的選票投給馬英九的道理一樣。

  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蘇貞昌可以拿下“獨派”以外的黨員選票呢?這又未必,關鍵是在於許信良。擔任許信良所創辦的美麗島電子報總編輯的吳子嘉指出,許信良在正式登記參選之前曾會晤蔡英文,是希望能集結“獨派”以外的“反蘇”力量,並延續蔡英文路線。另外,深受陳水扁影響的“一邊一國連線”,在黨內的影響力也較大,倘若陳水扁發聲,也將會決定這部份選票的投票抉擇。

  從蘇貞昌、許信良都先後探望過陳水扁的情況看,似是他倆都希望能得到陳水扁的祝福,從而獲攫取“一邊一國連線”的選票。但蔡同榮探扁更多達到四十多次,已得到陳水扁公開表態支持他參選黨主席,蘇貞昌、許信良的謀算似是已經落空。

  吊詭的是,吳子嘉是民進黨內鼓吹開放兩岸政策最進取的一人。他似是更為支持曾提出“大膽西進”的許信良,並批評蘇貞昌數十年從政資歷中,從不曾對兩岸問題發表過關鍵發言,總習慣性躲閃。然而,他曾在“總統”選舉中強烈批評蔡英文的大陸政策,如今他又鼓吹許信良與蔡英文結盟,這個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從吳子嘉對許信良的“只求歷史定位,不求“總統”職位”評價看,許信良儘管是主張兩岸開放,並極有可能在主席選舉的電視辯論中就此繼續發聲,但他似乎並非是為了當選,而是要“卡蘇”,將蘇貞昌“卡”下後,好為蔡英文在經過了“不得再選”的兩年限制期之後,二零一四年再選黨主席,並憑藉主席名器及權力之便,爭取再戰“二零一六”。這是組織利益高於路線鬥爭。

  但無可諱言,由於許信良堅持“大膽西進”,在脫離民進黨後經常往大陸跑,實地接觸了大陸的實際情況,更為堅定其開放的大陸政策主張,因而必會在主席選舉辯論中大力鼓吹其政治主張。這也是他的“只求在黨內宣揚兩岸政策主張,不求主席職位”,進而推動民進黨能轉型的“路線圖”?倘果如此,與其說他是一個“權位迷”,不如說他是一個“佈道苦行僧”。

  不管怎樣,這次“五搶一”的民進黨主席選舉,將出現“獨派”與“開明派”之爭,“獨派”是吳榮義和蔡同榮,或許再加上一個蘇煥智,“開明派”則是蘇貞昌與許信良。兩大陣營都面臨著內部“鷸蚌相爭”的局面。

  而從實力看,由於許信良離開民進黨已有十多年,在黨內的影響力已經很微弱,他在黨內“總統”初選中的民調極低就是明證。因此許信良即使獲得蔡英文支持,也將難以對蘇貞昌形成較大的威脅。不過,倘“英系”能發動“救許等於救英”的心理戰,說明幫助許信良“卡蘇”就是為蔡英文捲土重來作墊腳石,曾在黨內初選中支持蔡英文的民進黨人,可能會將許信良當作是蔡英文的“分身”,而踴躍投票給他。倘此,本來是十拿九穩的蘇貞昌,就將很危險了。

  但即使如此,“獨派”的攪局卻迫使蘇貞昌首次明確說明大陸政策立場,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收穫。當然。這也可能是他為應付選舉的“奸巧”之計,在當選後又將會回復原狀。倘此,就倒不如由許信良當選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