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和平發展視角下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芻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9 00:32:24  


兩岸政黨互動可以多種形式靈活進行
 
  ——珍惜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維護和發展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僅是建立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兩岸政黨在日後應遵循的共同責任和義務。二戰以來,和平與發展,就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成為當今社會的潮流。戰爭造就了太多的不幸和災難,讓人類不得不銘記那段悲痛的經歷。戰爭爆發的重要推手之一就是某個政黨的不理性造成的。為避免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把兩岸人民推向戰爭的邊緣,兵戎相見。兩岸雙方都應當審視當今世界的潮流,看清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全民族的團結、和諧、昌盛。兩岸政黨互動的目的就在於,增進兩岸政黨之間的交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最終使兩岸化干戈為玉帛,為推動兩岸交往的全面發展,兩岸問題的最終解決貢獻應有的力量。

  ——維繫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所謂共同利益,廈門大學台研院李鵬教授認為:“共同利益是伴隨著利益關係的產生而形成的,它在本質上是構成利益關係的各個主體的利益相互交叉、相互重疊或相互吻合的部分,它表現為不同主體對利益資源的共同認知和分享”。⑥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進入大和平、大交流、大發展時期,而這又恰恰是厚植兩岸共同利益的最佳階段。當前,兩岸雙方正在加緊步伐,通過經濟、文化等手段,積極努力培育兩岸共同利益,並取得一定成效。不過,鑒於台灣政局的不確定性,這其中難免會遭來破壞。但是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共同利益毀於一旦。有鑒於此,我們必須通過各種管道加以制止,防範於未來。

  政黨,作為社會活動的最主要參與者,且代表著一定民意,是當今社會的執政者或者重要監督力量,有能力也是應該可以將兩岸交往中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完美解決。兩岸政黨互動就是要建立兩岸政黨間資訊透明機制,經常就兩岸人民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達成共識。有些政黨不停地標榜自己愛台、愛民,那麼,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情,是不是也應該盡心盡力去做?而不是一再規避,不去觸及。等到兩岸發展成熟了,才意識到當初的“失誤”,到頭來只會一無所獲、後悔莫及。

  構建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的條件

  ——兩岸政黨互動應建立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因政黨的活動沒有受到法律的約束和限制,給整個世界造成了慘痛的後果。“當今世界,任何政治行為和政治目的要取得正當性,必須納入法治的軌道,因此兩岸政治交往的展開,應當採用法律的手段,將政治問題法律化,而不是將其他問題政治化”。⑦同樣,兩岸政黨互動也屬於兩岸政治交往的範疇,應當建立在法制的範圍內和軌道上運行。首先,既然按照現有的台灣法律條文規定,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政黨已經由“非法”政黨轉變為合法,並擁有八年的執政歷史,在理論上和現實中的地位與作用和國民黨應該等同視之,都是在法律體制下運行;其次,當前,兩岸各自雙方都在兩岸一中架構下行使治權,對兩岸現狀(包括法制)也有了一定的共同認知。那麼,兩岸雙方政黨互動是不是也應該建立在一定的法制基礎之上?最後,兩岸政黨互動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不僅可以“以立法約束政黨、明確政黨的活動範圍、採取防禦或追懲制”;⑧還可以規範兩岸政黨互動的各種行為,包括兩岸政黨互動的原則、內容和方式等;同時也為兩岸進行政黨互動提供了法制保障。故而,兩岸政黨互動應建立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對開啟和進行兩岸政黨互動的作用不言而喻。

  ——正面評價民進黨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積極作用。追根溯源,黨外運動以及民進黨的產生不是社會的偶然性,而是歷史的必要性。從民進黨產生的社會背景中可以分析出:民進黨產生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在政治上,國民黨退踞台灣後,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為鞏固統治,國民黨通過種種措施,建立起專制獨裁統治,使剛回歸祖國的台灣更加民不聊生;二是在經濟上,國民黨在大陸戰敗後,反思了戰敗原因,深刻意識到發展經濟,重視民生對維持和鞏固政權的重要性,於是在台灣大刀闊斧的實行土地改革、發展工業等運動。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動,伴隨著大資產階級興起而來的是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日益受到壓迫;三是與國民黨過去大力宣導“反攻大陸”、散佈“匪共”言論、醜化大陸形象等事件有關。

  整體而言,黨外運動以及民進黨的成立在很大程度是受國民黨長期實行威權統治的弊端所致。因而,飽受壓迫的黨外力量及其運動才會方興未艾,並不斷向國民黨的統治發起挑戰。所以得出,1987年“解嚴”之前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民進黨在推翻國民黨一黨專政,推動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和發展中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就民進黨產生原因而言,他們並不是天生就是大陸或中共的仇家。因此,正面評價民進黨在一定特殊時期的歷史功績,對於開啟兩岸政黨互動也起著推動作用。

  ——明確兩岸政黨之關係,找到互動之基點。眾所周知,兩岸分離分治的現實是因國共內戰所導致的。因而,在兩岸尚未簽署和平協議之前,在某種意義上仍舊處於對峙或敵對狀態。如何確立兩岸政黨關係,找到互動的基點對於構建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尤為關鍵。國共關係較為複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11-1946年,國共兩黨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發展的政治產物,共同推動著中國革命事業的順利前行,他們是戰友關係;1946-1989年,因國共內戰,長期對峙,他們是敵對關係;上世紀至今,兩黨秉持“九二共識”,發展兩岸關係,他們是朋友關係。然而,“民進黨是在國共隔海對峙、兩岸互不往來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建立的。它與共產黨沒有恩怨關係,也沒有國民黨那樣沉重的歷史包袱,而且由於它土生土長的草根性,更沒有國民黨那樣複雜的國際背景,因而有望成為共產黨的盟友”。⑨對於國民兩黨之間的關係有學者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作為台灣兩個最主要的政黨,他們之間相互競爭的基本關係沒有改變”。⑩既然國民兩黨是競爭型政黨,那麼他們就應該是亦敵亦友的關係。總體而言,分析了兩岸主要三黨之間的相互關係,筆者認為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基本精神指導下,取三黨關係最大交集,將兩岸政黨各自雙方定位在朋友關係之上較為恰當;而和平又恰恰是三方所宣揚和追求的共同價值,因而應當成為三黨互動的基點。

  ——兩岸政黨對發展關係要有一定共識。發展民主制度對台灣來說本身是一件很值得讚賞的事情,但往往因為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環境,使台灣民主道路上呈現了畸形發展。不僅沒有使台灣走向所謂西方民主式的道路,還致使兩岸關係也一度因台灣民主發展受到衝擊。探究其本質因素是由於兩岸長期分離以及國民兩黨長期對抗,爭奪政權所致使。正如前文所述,建構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重要前提就是——兩岸政黨要有堅持一個中國的事實存在及發展兩岸關係的共識和共同願景。承認一個中國的事實存在,不僅是開啟兩岸各種交流的前提和基礎,還其他有幾大好處,一是給兩岸政黨互動劃定了界限,即在一個中國框架下進行,避免了對此再次定位等一系列紛繁複雜之問題;二是符合兩岸關係現狀,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太多苛刻條件;三是這符合開啟兩岸政黨互動的宗旨。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共識,是開啟兩岸政黨互動的現實條件。因為它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任何政黨及個人都不可能違背或扭轉被兩岸乃至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所認同和接受的當代世界潮流。所以,它應該也是必須作為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建構的必備條件。只有這樣,兩岸政黨關係才有可能拉近,兩岸政黨互動關係才有可能構建。

  結束語

  構建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是兩岸交往發展的必然,符合兩岸發展的實際需要。然而,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的構建,不僅需要兩岸累積互信,透過創造各種條件,化解兩岸各政黨之間的誤解和疑慮;還需要兩岸各政黨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窺探出該三角關係對兩岸發展的實質性作用;同時也需要兩岸專家學者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為兩岸政黨互動關係的構建共同努力。唯此,兩岸政黨互動三角關係才能最終建立,也才能有效運行。

  注釋

  ①王長江:〈政黨現代化論〉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171頁。

  ②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人民日報》1995/01/31。

  ③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隆重舉行,《人民日報》2009/01/01。

  ④許川:〈兩岸交往存在的問題及突破點研究〉,《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第12期第14頁。

  ⑤〈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人民日報》2005/03/05。

  ⑥李鵬:〈海峽兩岸共同利益的現實基礎與維護原則〉,《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12期第66頁。

  ⑦許川:〈兩岸交往存在的問題及突破點研究〉,《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第12期第17頁。

  ⑧高鵬杯:〈比較政黨與政黨政治〉,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頁。

  ⑨李家泉:〈兩岸主要政黨的“不等邊”三角關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第4期第51頁。

  ⑩林勁、郭紅斌:〈當代台灣政黨互動分析〉,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4月號,總第172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