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如何避免買賣器官嫌疑
為了發現潛在捐獻源,小黃和同事們開始“跑醫院”。
他們把捐獻宣傳材料送進醫院,把名片留在醫務科。“如果發現了潛在捐獻者,我們希望醫生問一問患者家屬,是否願意捐器官,如果同意,可以把我們的聯繫方式給他。”
“這絕對不是要醫生去勸捐。”小黃強調,醫生只需要告知家屬有這樣的捐獻渠道。如果家屬不同意,醫生不要再做任何說服工作,整個捐獻程序到此為止。
小黃擔心,他們的工作會被誤解有利益存在。
但現實情況是,在已捐獻器官的207例中,成功捐獻者90%家庭都涉及申請困難救助問題。
小黃發現,他所見證的器官捐獻者,多為貧困者和打工者,“富人很少”。
針對目前捐獻者人群構成,黃潔夫強調,這一捐獻人群分布不代表器官捐獻以後的規律,“器官捐獻是一個公平公正的事業,決不能出現權力尋租,變成窮人捐器官,富人救生命,這是我們堅決反對的。”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說,就目前情況看,如何給予貧困捐獻者合理的人道救助,是繞不開的話題。
郝林娜說,無論是從人道精神出發,還是從倫理學角度分析,以及從國際通行規則來看,這樣的人道救助是應當的、必要的,與器官買賣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