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兩岸關係應保持熱度再增新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2 15:06:42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海峽兩岸學者22日在大連表示,兩岸關係下一階段應保持熱度,在把握和探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兩岸可善用政策創新、民間交流、文教交流等杠桿,為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增長新亮點。

  新華社報道,全國台灣研究會22日在遼寧大連舉辦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主題為“未來四年:台灣政治格局與兩岸關係前瞻”。與會30餘名學者就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途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長新亮點等議題進行研討。

  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致辭說,未來四年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有四個重要因素:兩岸雙方的政策選擇能否相向而行,關鍵是雙方能否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兩岸雙向交流進一步擴大,台灣民意會否隨之發生變化;面對島內反對“台獨”、要求和平,反對對抗、希望雙贏的聲音不斷增強,民進黨不得不調整大陸政策,會否使其不再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阻礙與破壞力量;兩岸在既有對話協商基礎上,能否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不斷創造條件,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再增新亮點。

  他表示,兩岸要在把握和探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政策創新,充分發揮民間交流杠桿,重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內生動力,繼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為增進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認同創造更為堅實的基礎與條件。

  “兩岸關係要保持下一階段的熱度。”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黃彥穎說,2008年以來,兩岸兩會簽署的諸多協議使兩岸關係得到飛躍性進展,但一方面,兩岸兩會在持續商簽協議的同時,也需要時間去消化、落實與完善既有協議;另一方面,如何保持兩岸關係的熱度,找到“新的增長亮點”確實也成為兩岸的重要議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鵬說,兩岸關係在求穩的基礎上必須要有所“進”,在當前兩岸經濟合作、人員往來等領域已取得突破性發展的情況下,兩岸完全可以在商簽文教交流合作協議等方面有所突破。

  淡江大學青年學者林穎佑提出,兩岸在災害防救、疾病防救等領域的非傳統安全合作,可成為在互動中尋找信任的一個方向。比如兩岸兩會第七次會談簽署了《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類似協議可以擴散與發揮到其他安全議題上。兩岸民間可嘗試就非傳統安全議題進行推演和議題交流,以期在這些領域嘗試“兩岸治理”。

  全國台研會自2009年開始舉辦青年學者論壇,已成為研究兩岸問題青年學者的重要學術交流平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