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普京手中的“俄羅斯版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2 15:43:28  


俄羅斯地緣政治示意圖 ①俄羅斯地緣政治的生命綫由中歐貫穿整個西亞地區,戰略空間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②俄羅斯地緣政治擴張向西通過烏克蘭、白俄羅斯經由波蘭輻射影響整個歐洲;向南由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進入中東地區,打通西亞連接阿拉伯世界的重要通道。 (作者繪制)
  作者﹕ 王懿麟  上海  戰略評論員、博士  

  軍事力量現在被看作了當前俄羅斯重回世界大國地位的唯一基礎。而在其他方面,俄羅斯喪失了曾經作為社會主義陣營魁首所應有的地位——儘管克林姆林宮的領導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在大多數方面,開始了其與全球的一些支軸國家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緊密聯繫。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廿五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向世界宣布辭職,次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六十九年的蘇聯正式解體——蘇聯的瓦解毫無疑問被視為廿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儘管在一九五六年的赫魯曉夫去斯大林化,以及在格魯吉亞三月事件、波茲南事件和匈牙利十月事件等的錯誤行動已經為蘇聯解體作了預報,並在隨後的勃列日涅夫主義中,進一步促使曾經高度密集的社會主義陣營在沙皇式的“大家庭專政”下失去了其信仰。這對於曾經長期以來受到擁有兩把“刀子”(一把是列寧、一把是斯大林)的蘇聯威脅的資本主義陣營來說,簡直是個意想不到的巨大“驚喜”。以至於它們不僅加緊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進攻,而且將蘇聯的經濟改革作為資本主義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極力支持蘇聯的新思維政治改革——最終,伴隨著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政局動蕩、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的失敗,以及嚴重的貧富差異和社會混亂。

  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在葉利欽執政的八年裡,俄羅斯迅速地落後於美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差距極大,至一九九九年的兩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甚至相差幾近廿二倍(美國人均三萬一千九百十美元,俄羅斯則人均一千四百七十美元),其失業率的不斷增長幾乎使兩國的生活水平差距增大到將罷工次數達到一個令人驚駭的數字。美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擴張和科學技術力量的革新,又使這一差距加速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進一步擴大,日本等一些國家緊隨其後。

  儘管葉利欽政府時期的俄羅斯危機不斷,但仍然最終實現了當時作為重要的兩大政治任務,即維持國內政治穩定和維繫國際秩序的參與者地位。前者經歷了一九九三年的黑色十月(即俄羅斯憲政危機),並通過車臣戰爭以遏制蘇聯解體所引發的國土分裂浪潮,同時積極實現特別脆弱的前蘇聯國家的政權穩定,防止引發新的地緣政治上的重大失敗。後者雖然在全世界看來,俄羅斯向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挑戰或是任何一方面的對抗似乎都絕無可能,這一點即便是在過去幾年,人們也普遍認為俄羅斯只不過是先進的發展中新興經濟體之一而已。但顯然,俄羅斯並沒有完全被拋出國際秩序的參與者圈外。

  眾所周知的是,儘管曾經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有著諸多缺陷,並且這一體制的猛烈崩潰加深了人們的這樣一種印象,即嚴重的腐敗問題和持續的低效率經濟缺乏活力。但伴隨著政治體系和經濟制度的雙重變革,俄羅斯並未像西方預想的那樣加入西方資本主義體系的民主計劃,恰恰相反,“除了波羅的海三國(或許還有格魯吉亞)之外,沒有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民主國家”,而俄羅斯雖然不再是一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但它也不是一個資本主義式的民主國家。實質上,二○○八年二月八日,時任俄羅斯總統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在俄羅斯國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發表的題為《俄羅斯二○二○年前的發展戰略》的綱領性講話,已經清晰地闡明了:“俄羅斯政治體制不僅應該與國家的政治文化相適應,還要使自身得到發展。這樣,政治體制就不僅是靈活的,而且是穩定的。”——這一對俄羅斯國家長遠發展構想藍圖的報告,同樣被視為俄羅斯將會“以一個強國、一個不容忽視並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家”的面貌重返世界舞台的歷史性宣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