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基層代表委員建言: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2 14:59:52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兩會期間,一則“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沒有安全感”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和熱議。一些代表委員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境況和心態。

  新華社報道,小姚在北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作,每月收入約7500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後,每月實發約6500元,再除掉房租、伙食費和交通費等生活必需開支,每月積蓄不到2500元,他說生活在北京沒有安全感。

  租住在蝸居,出門擠地鐵,買房是奢望……小姚的感慨引起許多上班族強烈共鳴。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易敏利指出:“這反映出我國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享受的社會保障和福利較少,生活負擔壓力較重。”

  何為中等收入者?專家認為應具備中等以上收入、生活比較富裕、生活水準比較穩定。中等收入者不應該是“房奴”“車奴”“孩奴”。但現實中,住房、教育、醫療和養老等高昂的生活成本,扼殺了城市工薪階層積累財富的能力,制約了中等收入群體的增長。

  “中等收入群體是一個成熟社會的中堅力量,是消費社會的基礎。這個群體應該是富有活力的,但是現在,他們陷入了某種群體性焦慮。”易敏利代表說。

  “做大中等收入群體,首先要織密社會保障網。”來自雲南省昆明市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楊明說,目前中國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主要覆蓋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享受不到城鄉低保、保障性住房等政策。他建議,政府要切實加大調控房價、穩定物價、推進教育公平、深化醫改和完善社保等方面的力度,為中等收入群體“減負”,建立有利於中等收入群體增長的社會保障體系。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10元,同比增長8.4%,低於GDP增長9.2%和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4.8%的幅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19118元,比平均數低2692元。

  “這組數據表明,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還在降低。同時,大多數城鎮居民收入在平均水準以下。”來自四川一家民營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王麒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告別了“共同貧困”,但遠沒有達到“共同富裕”,現在收入分配格局變成“金字塔形”,貧富差距在拉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建議,抓緊制定並儘快出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改革目標、任務和路徑。關鍵是在頂層設計上落實“兩個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兩個提高”從概念變成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調高、擴中、提低的改革方向。這三者是有關聯的,調高和提低都能起到擴中的效果。”易敏利代表說,“調高、擴中、提低”需要統籌推進,打出“組合拳”。包括調整部分壟斷行業尤其是高管人員的過高收入,提高個稅起徵點,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等。

  “受成本、原材料、融資和勞動力等各種因素影響,我國中小型和微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行長許海說,中小微型企業創造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必須切實給小微企業“解困”,才能創造持續增長的就業機會,才能為工薪階層提供更高的薪酬水準。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王明輝提出,“結構性減稅”對縮小收入差距等具有重要意義,應當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財政政策,對結構性減稅制定一攬子計劃,明確路徑圖和時間表。還有代表建議,繼續大幅度提高小微企業的營業稅、增值稅起徵點,將個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

  “普通工人的工資水準為什麼上不去?因為最低工資標準定得低。”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東風電機廠工人王品盛表示,“希望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把更多的財富分配給一線勞動者。” 

  “擴中不能僅在收入上調節,更重要的是在機會上調節,暢通中低收入者向上流動的渠道,防止社會階層出現固化。”王麒代表說。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