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需警惕“增長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6 14:19:16  


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GDP增長9.2%,四個季度分別增長9.7%、9.5%、9.1%和8.9%,呈逐季回落之勢。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6日載文《中國的增長風險》,摘要如下:

  如果一切順利,以當前美元價值衡量,中國將於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若以實際值衡量,中國將更快超越美國)。中國的人均收入將達到低端高收入國家的現有水平。然而,儘管中國經濟前進勢頭迅猛,未來10年卻仍面臨一些風險。

  最緊迫的風險是歐洲經濟的持續停滯甚至衰退。過去10年,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長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增長,而出口的約三分之一是去了歐盟。如果歐洲的狀況繼續惡化,中國的增長也將被拉低。

  過緊的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增加經濟放慢的風險。目前,在政府的嚴厲措施下,全國房價都呈現下降態勢。事實上,情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頗為相似。在危機爆發前的數年中,中國一直在與通脹鬥爭,看來似乎可以實現軟著陸。但危機與緊縮政策卻一起導致它在數年內出現了通縮和增長大幅減速。

  放眼中期,中國政府必須面對過度干預經濟所造成的問題。世界銀行一份新的報告指出,國有企業改革不力是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障礙。但這還只是一個症狀,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政府在經濟上的主導角色。

過度基建投資的後遺症

  除了直接控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30%,政府還掌握著大部分金融資源。近年來,超過三分之一的銀行總貸款流向了基礎設施,而這些基礎設施大部分是由政府單位建設的。事實上,政府已認識到了基礎設施投資過度的問題,並在最近中止了幾項已經開工的高鐵項目。但政府投資過度的問題也存在於數不盡的工業園和高新技術開發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