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楊潔篪:世界不平衡 但數字比“喇叭”更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6 11:13:22  


楊潔篪外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評社記者 梁棟攝)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梁棟)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於3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由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中國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係”問題答記者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道,從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領導人密集互訪、互動頻繁。同時有人認為,一些周邊國家同中國圍繞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爭議在升溫。還有一些國家對中國國力和外交姿態的擔憂也在升溫。請問楊外長,您如何評價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國將如何處理和解決同一些周邊國家存在的爭議?

  楊潔篪回答道,看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應該看發展的大趨勢,這種關係發展的根本趨勢是好的。中國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我們致力於深化同亞洲國家的互利合作,當前我們同亞洲國家關係的發展態勢是好的,充滿著各種積極的因素。

  一是高層交往“密”。去年中國和絕大多數的亞洲國家都進行了高層的互訪,以東盟國家為例,我們跟東盟國家的高層次的訪問就超過了50多起。這些高層交往對於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友誼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二是雙方利益的融合“深”。你剛才講到,有些周邊國家擔心中國的國力強大,我覺得他們是擔心中國的發展速度太慢。我最近訪問了一些亞洲國家,他們希望中國經濟保持現在的這種良好狀態,能夠進一步發展,這有利於雙方的經貿合作和其他領域的互利合作,造福於兩國人民,何樂而不為?

  這個世界是一個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著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沒有喇叭,但是我始終認為數字比喇叭重要。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周邊大多數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我們同亞洲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一萬億美元,我們在亞洲地區的投資近200億美元,在科技、金融、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相互協作“多”。我們同亞洲國家在處理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推進區域的合作、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抗擊大自然災害等方面攜手努力、共同合作。

  四是人文交流“親”。去年我們同許多亞洲國家都舉辦了友好年,特別是今年進行了青年大聯歡,見證了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對於我們同周邊部分國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分歧,我們致力於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這些爭議。同時我們也希望有關各方尊重中國的正當權益,與中方相向而行,避免可能使局勢複雜化的言行,共同推動亞洲的穩定、發展與進步。我覺得中國同有關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我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同有關的亞洲國家就和平解決爭端、共同推進互利合作達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共識。

  楊潔篪外長特別提到南海問題,中方一貫主張以事實為基礎。根據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妥善解決南海的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國同有關國家就和平解決爭議、推進南海務實合作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當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還想指出我們同東盟國家就《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達成一致。總之,我認為中國和有關國家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南海問題,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