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公院又爆事故 病人施減眼壓手術後失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8 09:16:30  


病人劉先生接受減眼壓手術後,懷疑未有及時拆線,導致左眼神經受損,瀕臨完全失明邊緣。(文匯報)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公立醫院再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28歲患甲狀腺問題男病人,因眼球神經線受壓影響視力,於本月初在大埔那打素醫院進行減眼壓手術。由於主診醫生要到美國開會,把原定術後一周拆線安排,押後至術後兩周拆線。病人上周三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拆線,驚現左眼完全喪失視力,“只餘下眼角一點光”,醫生診斷指其視覺神線受損。事主質疑手術出錯,太遲拆線亦令醫生未能及時發現手術失敗,延誤補救,令他醫眼不成反失明。有眼科醫生則直言,“我行醫15年來首次聽到做這手術會盲”。

  香港文匯報報道,病人劉海倫,現年28歲,10多年前已患甲狀腺疾病,雙眼眼球凸出,近年情況愈見嚴重,左眼經常不適,駕車時不停流眼水,又容易疲累。去年初檢查時發現左眼眼球壓住神經線,眼壓上升,主診醫生建議進行減眼壓手術。他指,醫生當時強調,手術只是開刀削鼻骨及眉骨,可改善凸眼情況,並降低眼壓,強調手術風險僅0.1%,過去4年進行無數次同類手術,從未有病人因此致盲。事主遂排期進行手術。

  院方稱缺人手 術後翌日出院

  本月7日,醫院致電告知有病人“甩底”,臨時安排劉海倫進行手術。他翌日入住那打素醫院,同月9日進行手術,醫生術後指手術成功。他引述醫生稱,一般在手術後7天拆線,“但醫生話要到美國開會,又不想其他醫生接手,建議多等一周,23日到威爾斯醫院拆線”。手術翌日,院方以人手不足難以照顧為由,安排他出院。

  醫生:神經受損“萬中無一”

  劉海倫表示,術後已感到左眼劇痛,在家更曾流鼻血,深感不妙致電醫院卻未有回覆。及至上周四,他到威院拆線,結果發現左眼已盲,“得眼角有一點光”。主診醫生檢查後指其眼神經受損,又形容個案“萬中無一”,要翻查文獻始知原因,遂安排他入院進行類固醇治療,至昨日仍未見起色。

  劉海倫認為,延遲拆線一周是致盲主因,也未能及時補救。他透露,在威院期間曾有眼科醫生指,正常程序不可能兩周後才拆線。他認為,這是人為錯誤,要求醫院交代。其父親劉先生則批評,醫生態度“涼薄”。他指,兒子為貨車司機,月入1.5萬元是家中經濟支柱,現時眼盲不能工作,醫生竟淡然地叫他轉工。院方原安排事主今日出院,他們表明一定會“賴死唔走”。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表示,醫生在事主拆線後已進行檢查,證實他為視覺神經發炎,臨床診斷為“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有關病變為眼眶減壓手術的罕見已知風險,事件並不涉及醫療失誤,事主出現視力模糊亦與手術後的拆線時間無關。發言人承認,醫生已評估病人左眼視力日後會受損,但實際影響有待長遠觀察,強調院方會緊密跟進臨床情況,並會轉介至眼科醫院接受輔助性針灸治療。

  “行醫15年首次聽到手術會盲”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表示,減眼壓手術屬中規模手術,風險甚低,手術失敗致盲的機會僅千分之一,“我行醫15年來首次聽到做這手術會盲”。他認為,病人手術後失明,可能是因手術前眼內壓偏高,眼神經已壓毀,施手術亦於事無補;亦有可能因手術致眼內血管受損,但認為病人失明與拆線先後緩急無關。他又認為,病人現情況嚴重,重見光明的機會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