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劉翔(左)與羅伯斯(右)在伯明翰室內田徑賽60米欄決賽中。 |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世界體壇頻頻上演著“黃皮膚的勝利”:北京時間18日晚23時許,劉翔在伯明翰室內賽中擊敗老對手羅伯斯,拿下60米欄龍年首冠的時候順便再次打破了亞洲紀錄;20日凌晨5點32分,丁俊輝在威爾士公開賽決賽中9比6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塞爾比問鼎,結束長達26個月的排名賽冠軍荒;就在小丁舉杯前一個小時,林書豪則在紐約繼續上演“林旋風”,率隊逆轉強大的衛冕冠軍小牛……
三場勝利的締造者,都是亞洲體育人的驕傲。但他們的成長模式,卻大相徑庭。劉翔是中國傳統競技體育模式培養出的巨星;丁俊輝屬於體制外的“個體戶”,自學成才的典型代表;林書豪則完全是在美國職業體育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明星。然而,殊途同歸,他們帶給人們的快樂,都是一樣的。不到30個小時,曾被視為“體育跛足”的黃皮膚們,一次次在世界舞台用硬邦邦的成績點燃激情,讓人嘆服。
體育,說到底是人的運動。如何培養運動員,自然是最大課題。可本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人才培養,卻一度被我們所誤讀。長年生活在專業體制下的中國體育人,其思維也不自覺地被桎梏。我們曾認為,只有體校—專業隊—國家隊這樣的培養模式,才能出人出成績出金牌;長年集訓、強調“三從一大”,專業化的培養模式自有其優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舊有體制的弊端變得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個性缺失、體教脫節,完全無視運動員作為生命個體的健康、完整的成長需求。
不同的成長環境,培養出的人自有其不同性。體育,本是張揚個性的舞台。但是千人一面的培養模式,只能讓大多數運動員成為金牌的影子,在人生的舞台上最終孤獨地找不到自己。我們習以為常的是,運動員拙於言辭、不善交流。和外國運動員相比,最大的反差就是個性的缺失。所以,才會有評論指出,我們的很多運動員只是一部部金牌機器,而不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體教脫節的尷尬,更是讓不少運動員面臨退役即失業的苦惱。為什麼劉翔和丁俊輝的成功有不同他人的亮色?因為,他們的金牌上,看得到自己的面孔。三段不同模式的成長經歷,給人以更多思考。有人說,北京奧運後,劉翔就算完了,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一步步爬出低谷,最終重回巔峰;有人說,奧運項目才是奧運年的眼球經濟,其他項目可以靠邊站了,但丁俊輝站了出來,用成績證明——奧運年,非奧項目也有屬於自己的精彩;有人說,亞洲後衛打不了NBA,於是有了林書豪,1米91的他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打出了巨星風範,21世紀最傳奇的一部勵志人生教材就此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