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建煊想當兩年財長 推動加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9 11:22:21  


  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是否加稅?是否課徵資本利得稅?不只朝野沒有共識,藍營內部也有不同意見。“監察院長”王建煊最近傳出不惜以“院長換部長”,讓他當兩年“財政部長”,推動“加稅”;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巨威8日也強調,課徵資本利得稅不能逃避、非碰不可,如果黨的政策與自己理念相差太遠,“隨時可以離開”。 

  聯合報報道,“行政院長”陳冲“內閣”對資本利得稅態度不明,數度傳出不同說法,府院疲於“更正”。據了解,王建煊春節期間去印度做公益前曾告訴部屬,若他返國後“內閣”還未改組,他準備向馬英九請纓,回任“財政部長”,以兩年時間推動“加稅”,建立可長可久的租稅制度。 

  王建煊認為,要做事不必計較由院長轉為部長,只要可改變台灣租稅制度,有效提高租稅負擔率,防堵稅基流失,一年找出兩千億來做社會福利,這是值得的。 

  王建煊希望政府未來可以努力,該加的稅就加,至少回到百分之十七、十八的水準,一年增加財政收入五、六千億,如此才能有錢做社會福利,照顧弱勢。 

  王建煊認為,四年後才有“中央政府”選舉,這段期間可以理性地談加稅問題,台灣要一位有膽識、有肩膀的“閣揆”,能在任內推動“加稅”,改善政府財政。 

  政大財稅系教授、不分區“立委”曾巨威表示,課徵資本利得稅是不能逃避、非碰不可的議題,台灣並非沒有課徵資本利得,只是現在的制度殘破不堪,如何讓制度更健全,考驗行政部門的智慧。 

  曾巨威說,自己倡議稅改多年,國民黨提名他擔任“立委”,顯示馬英九“有聽到這些聲音”;他的目標仍是推動加強資本利得課稅,如果黨的政策與自己理念相差太遠,他隨時可以離開。 

  曾巨威指出,廿年來台灣政府的預算都處於赤字狀態,但分析後發現,一九九九年之前的赤字,主要是支出增加;之後的赤字,主要是稅基不斷減少,租稅不僅具有財務意義,同樣有社會公平正義的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