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兩岸經貿舞台應上演投資台灣大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5 15:10:15  


  中評社台北2月5日電/馬英九競選連任成功,使兩岸關係得以持續和平發展,更加上馬政府此次“內閣”改組相當突出財經導向,因而可以預期,兩岸經貿即將掀起新一波熱潮,盛況可期。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認為,即將到來的這波熱潮,一定要在“投資台灣”方面有重大表現,否則兩岸經貿舞台雖熱鬧非凡,演出的卻盡是老戲碼,老百姓看了必定不滿意。 

  為何在此時此刻特別強調“投資台灣”這件事呢?說來令人遺憾地,這齣“大戲”的佈景已搭好很久了,開場鑼鼓也早已敲響,但其主戲卻遲遲不登場,連主角是誰都不清楚。這讓人們很納悶,也使兩岸經貿結構留下一個大缺漏,即彼岸來的投資甚為寥落,遠遠不及雙邊商品貿易的繁盛,以及台商登陸投資的興旺。因而兩岸經貿結構彷如一隻“三腳凳”,並不穩健。 

  兩岸經貿領域中的投資台灣,主體是陸資企業和大陸台資企業。其中,陸企這方面的表現給人“淡漠”的感覺。自2009年年中台方開放陸資入台,到目前只有204家陸企來台作直接投資,投資金額僅有新台幣55.3億元,折合美金還不到2億元。而這段期間,大陸企業對全球投資總額新增了1,500億美元之多。對照之下,發現來台投資數額僅佔上述新增額的0.1%左右。這真是嚴重乖離了兩岸關係密切的情況。 

  台商回台投資方面,情況稍好。2010年和2011年都各有4百餘億元新台幣的投資額,折合美金皆是破了10億元大關。但儘管如此,相對於目前台商登陸投資金額,每年動輒新增百億美元的情況(2011年達130億美元),還是不成比例,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以往此類投資台灣的業務一直熱不起來的原因,有“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一直簽不成,以及台灣選舉尚未塵埃落定,讓人對兩岸關係前景無法放心。還有,台灣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偏少,不如大陸之豐富,也使彼岸資金對台灣裹足不前。 

  如今,台灣大選已結束,選舉結果有利兩岸關係發展,所以投資台灣的氛圍可說已是豁然開朗。接下來,兩岸雙方政府應趕緊合力解決“投保協議”的問題。這問題是陸資企業最在意的。記得去年有大陸經貿部委首長出面表示,在兩岸投保協議完成簽署之前,不會鼓勵陸企赴台投資。 

  而該投保協議之所以遲遲簽不成,主要卡在條文中,對投資廠商與政府糾紛是否引用“國際仲裁”的問題。台方主張引用,而陸方反對,是以鬧成僵局。但這僵局,隨著台灣大選的結束,理當會有新的解決之道。因以往面對台灣大選,兩岸雙方對此問題都充滿了政治考量。台方猛打“國際牌”,來展現“政治高度”。陸方則全力加以防堵,以避免兩岸問題國際化,也擔心萬一民進黨選贏,而拿類似的國際條款來大作文章。難怪投保協議洽簽之事延擱迄今。 

  現在兩岸關係穩定了,雙方當局對投保協議,都應排除無謂的政治考量,而以充分務實態度,儘早為大陸台商及入台投資陸商的權益,完成投保協議的洽簽工作。如能在今年年中的“第八次江陳會”上進行簽署,相信陸資之入台,今年下半年就會有“好戲連場”的表現,且台商回台投資也會被帶動起來。 

  更何況,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協議,即貨品貿易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洽簽工作可望在未來一、兩年內有顯著成果出來,亦即達成協議,實現大幅度的商品關稅相互減免,及服務業的相互准入。因而相信會有頗多陸企和大陸台商,順應此一ECFA深化的趨勢,進行投資台灣,以開拓台灣的服務業市場,及利用台灣優質的研發及生產資源,創造新產品銷往大陸及海外。 

  在如此難得的機遇下,政府也不要忘了,要多方挖掘並呈現台灣良好的投資機會,不能讓陸資或大陸台商“不知要來台灣投資什麼”。另方面,更要進一步優化台灣的投資環境,提升相關法令、投資服務、社會配套、國際市場聯結等事項的素質與效能,真正把台灣建設成“投資寶地”。能夠如此,才是台灣吸引彼岸投資的最大憑藉。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