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2春運 溫情點點處處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0 00:41:33  


 
  此外,今年鐵路部門首次通過12306網站集中受理、優先發售學生往返票,以減輕車站售票窗口的壓力。農民工團體旅客則可以憑單位介紹信、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到火車站辦理離開車日期12天以上的同一日期、同一車次10張及以上的團體票。

  儘管多措並舉,但由於春節提前,學生流、民工流、探親流多股客流疊加,今年的春運鐵路壓力仍在增大。據了解,今年春運鐵運日均運力缺口將達到200萬,相當于春運時期日均發送旅客量的1/3。 

  “不管怎樣,火車運能畢竟有限,做好春運工作還需要航空、水運等渠道的多方配合”,有關專家指出。

  據悉,2012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日均開行圖定旅客列車2064對,同比增加131對。道路運輸將投入84萬輛大中型客車,每天發送班次260多萬個。水上客運投入的船舶為1.3萬艘,提供的客位大約在62萬個左右。航空公司則會增開1.4萬個航班。

  春運之“最”如何看

  今年的春運創下了多個之“最”。它是46年以來最早的一次春運;客運量預計首次突破31億人次,是歷史上客流量最大的一次春運;中國火車票訂票網站“12306”日均點擊超過10億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網站之一。

  如何看待今年的春運之“最”?事實上,這種“最”飽含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有人說,春節是中國人從骨子裡產生的一種牽掛,一種情感,一種血脈,是中國人特有的思鄉情結。所以每逢春節,不管多遠多累,中國人最渴望的就是回家。

  今年的春節比往年提前了11天,加上元旦、春節“兩節”臨近,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多種客流高度疊加,導致春運客流量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面對巨大的客流壓力,實名制購驗票、電話訂票、網絡購票、電子支付票款……一係列春運新規的實施讓中國的老百姓對今年的春運多了幾分期待,也體現出有關部門正努力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落在細處、落在實處。

  往年售票大廳排隊購票的“長龍”,囤積居奇的“黃牛黨”讓中國的老百姓對春運充滿太多的糾結和無奈。春運新規的推出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輕松購票,票販子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火車站官方微博的開通也讓“鐵老大”變得親民了。

  然而,任何新模式的推廣都必然遭遇磨合期的陣痛。實名制購驗票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大家要重新學習如何坐火車了。在線人數的激增使得電話線路、網絡帶寬等技術問題經受巨大考驗,一度的擁堵和癱瘓考驗著每個購票者的神經和耐心。

  對於廣大農民工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無法掌握計算機資源和網絡技術,也沒有網銀支付平台,網絡購票讓他們無所適從。重慶農民工致信鐵道部就是一例。新信息技術的擴散造就了城鄉之間巨大的信息鴻溝,這有可能成為繼續拉大城鄉差距的重要因素。隱藏在春運難題背後的還有中國的社會發展問題,比如城鄉二元結構、資源配置、戶口壁壘等一係列深層次因素。

  此外,僧多粥少、鐵路運能不足的情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隨著春運運力緊張的狀況越來越常規化和長期化,要徹底地解決“一票難求”,短期內是不現實的。

  毋庸置疑,春運新規的推出讓購票的便捷和公平得到了初步實現,它是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的,需要堅定地執行下去。問題的關鍵是,相關部門如何在此過程中提供更加細致有效的服務,尤其要關注農民工等弱勢群體對利益的共享。

  解決春運難題,不僅需要治標,即不斷完善火車票實名制、實行提前訂票、錯峰回家等措施,加強公路、民航、水運、鐵路各部門的通力合作,還要治本,從制度、觀念等層面出發,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貧富三個差距,真正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發展的成果為人民所共享。在此基礎上引導人員合理流動,構建和諧社會,這才是我們的真正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