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外對中國的認知存在差距
面對變化的中國和變化的世界,存在著一種認知或者說是感知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非常大。
首先,國內外對於我國實力和國際地位的認知存在差距。以我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這件事為例。按道理說,我們從第三升到第二應該舉國歡騰,但是實際上我們遠遠沒有申奧成功時的歡悅,老百姓感覺似乎什麼都沒發生,而我們關注的更多的是我們依然存在的問題。但是這是事實對外界的震撼的不得了,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影響許多國家制定政策的重要因素,可以說對外部心靈的震撼是我們想不到的。
其次,國內外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認知存在差距。國內一些人認為我們外交政策過於保守,太軟弱,甚至有人覺得基本國家利益都不能得以維護。但是外界怎麼看中國呢?外界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外交政策非常強硬,存在非常大的反差。
我個人覺得,如果脫離了變化的中國和變化的世界這兩者的互動,你是找不到坐標的。現在我們自身影響大了,你不說話,站在這裡影響力就比原來大了。所以這就產生了認知的或者感知的差距。
中國國家安全環境發生變化
總的來講,我覺得中國的整體實力增強了,我們在國際戰略格局的地位和影響力提高了,我們跟大國的關係基本是穩定的。但是自去年以來,中國國家安全環境出現了新的特點,就是我們與周邊國家的安全關係出現了很大的波動。
現在我們的領土爭端、海洋權益爭端表面化了、僵持了,誰都不讓步。美國又背後推波助瀾,加劇了對峙的剛性和難以妥協性。這個問題現在使我們壓力增大,在很多研討會上我們學者表示感覺非常委屈。我們中國明明是老老實實,為什麼外界說我們是欺負別人?分析原因無非有以下這麼幾點。
影響我們外部環境和周邊變量的外部因素是美國。美國戰略重心調整加大了對亞太地區的投入,加大了對我們的壓力。美國戰略的調整對全球是收縮,對亞太是增加,主要矛頭還是針對中國,但不是完全針對中國。
美國的目的是防止中國主導這個地區。美國的戰略哲學是:美國是老大,不允許任何國家的國力接近它,主要針對的就是老二。因此儘管中國謙虛謹慎、老老實實,但是中國力量增長了、影響力加大了,美國絕對不會放任的。
美國為了轉移基本戰略聚焦採取了一些手法。其實美國的辦法很簡單,無非是“借力使力”,主要通過兩大抓手。第一,利用“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事件把東北亞地區安全格局搞動盪。通過在東北亞製造危機,美國同時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阻止了日本的離心,強化了韓國的依賴,刁難了中國的戰略選擇。第二,在南海把水搞渾,加劇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恐慌,這樣使中國南北雙方受夾擊。在軍事上,除了繼續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傳統盟友的軍事安全關係,還加大對關島的投入,軍事防範強勢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