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次區域合作應“一條路一條路地修,一個碼頭碼頭地建,更紮實地促進國家間關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張學剛認為,本次會議有助深化重點領域合作。除物質領域外,中國和東盟間的互聯互通建設還包括人員、機制等領域,下一步可以推進人員往來和機制啣接。
次區域合作機遇大於挑戰
專家認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機制建立近20年來,已取得豐碩成果。放眼未來,次區域合作面臨發展新機遇,前景十分廣闊。
張學剛說,次區域已在交通、能源、電信、環保、農業、投資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大量務實合作。例如,2008年昆曼公路的正式通車,標誌著交通合作的重大突破,下一步區域內還將建設泛亞鐵路。近期,中老緬泰四國還成立了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聯合指揮部。
“目前世界經濟復甦仍存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美國同歐洲多國仍受債務危機影響。縱覽全世界,中國和東盟經濟‘一枝獨秀’。中國和次區域其他國家有很強的經濟互補性,可以挖掘發展增長點,應對外部挑戰。”他說。
“雙方一定要把握機遇,強強聯手走向世界,共同應對外部風險,尋求共同發展。”張學剛說。
資料顯示,自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特別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來,中國與次區域國家間雙邊貿易發展勢頭更為良好,貿易結構進一步改善。中國還以合資或獨資等方式參與柬埔寨、泰國、越南的經貿合作區開發建設。
中國駐東盟大使佟曉玲說,中國和次區域其他國家均有拓展合作的意願。中國在亞洲開發銀行設立了中國基金,其中有專門款項用於支持次區域合作。中國還舉辦了多期海關研討會、農業技術培訓班,以推動人力資源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