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後金正日時代 南北朝鮮統一有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9 13:32:19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年二次大戰結束,朝鮮半島被畫分為兩個世界,分屬美國與蘇聯的勢力範圍,三年後,朝鮮與韓國各自宣告建國。1950年爆發南北朝鮮戰爭,國際部隊也加入戰火,這場戰爭造成300多萬韓國人死亡、受傷或失蹤。南北朝鮮雙方在1953年休戰,但兩國理論上仍處於交戰敵對狀態,和平統一成為南北朝鮮人民多年的期望。

  今日新聞網分析報道,和南北朝鮮相同命運的還有東、西德,台灣與大陸,這些國家企求統一的概念來自於“民族”,彼此都認為彼此是相同民族,統一成為彼此的大計,但分隔數十年後的同胞,在生活、社會、經濟截然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統一談何容易。

  以經濟層面來看,韓國國民平均所得幾乎比朝鮮高了17倍,朝鮮有數百萬人口是仰賴國際糧援度日。韓國這幾年在工業上高度發展,從電子業與鋼鐵,到汽車與造船,己躋入全球20大經濟體,如果兩韓統一,適必會拖累韓國的經濟發展。

  撇開兩韓的經濟懸殊不說,南北朝鮮的統一問題,癥結最大的在於朝鮮始終不肯放棄核武,2006年和2009年施放核彈試射,讓雙方一度暖化的僵局再添變數。

  1971年起,南北朝鮮雙邊關係進入萌芽暖化與外交凍結的循環。1990年代末期,韓國當局推動“陽光政策”,與朝鮮展開對話,促成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2000年首次舉行高峰會。但雙邊關係卻因平壤的核子試爆而陷入僵局。

  以國際局勢來看,美國的東亞戰略當然是以抑制中國與俄國,在日本及韓國駐軍是必須的。當南北朝鮮在分裂狀態中,美國以防止朝鮮南侵,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駐軍(包括核子武器)在韓國。設若南北統一了,美國就失去駐軍朝鮮半島的理由,也破壞了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布局。

  金正日走了,南北朝鮮的統一課題並不會有劇烈的改變,這項歷史性的任務,考驗韓國領導人李明博與朝鮮新一代接班人要如何拆招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