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的“小摩擦”,中國首先應當表現得大度些。但這說著容易做著難。民族主義在東亞區內普遍存在,相互刺激。就像世界大國關係中保持“大度”只是理想主義一樣,東亞鼓勵外交“大度”的現實條件同樣相當不成熟。
其實對韓國“盡量大度些”是中國不少人的主張,但這個主張很難在中國全社會層面形成穩定。韓國社會對周邊的體諒也一直沒有進展,它還給外界留下“口氣比力氣大”的印象。現實是,中日韓之間每一個糾紛都要掰扯得清清楚楚,像這次韓國單方面公布“中國船長刺死韓國海警”,在案情及來龍去脈沒搞清楚之前,中國就“大度地”向韓國匆忙道歉,這在今天的東亞完全不現實。
中國是現代國際交往新到的活躍者,特點是體量呈爆炸性,民間性逐漸壓過官方性。中國應加強對對外交往的理性引導,但中國不可能對這些交往的質量形成控制。它們的質量只能在這些交往的發生過程中慢慢提升。
其實中韓之間的現實衝突相對比較少,但中韓之間每一次小摩擦,對韓國民間情緒的觸動常常達到最高級。換句話說,中韓民間對對方“都有氣”,但韓國民間的“氣”顯然更大。氣大背後的潛意識都是認為自己“有權力生氣”,韓國並非一個例外。
首爾輿論對韓國在東亞大國之間具有特殊平衡能力非常自信,他們往往認為大國為了相互博弈,都會把韓國當做爭取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並使韓國輿論在東亞地區經常“最有脾氣”。
東亞各國都應跳出意氣之爭,讓交往中的具體摩擦回歸個案的本位。整個地區沒有你死我活的戰略衝突,也沒有哪一個衝突勝負的意義,能夠超過相關國家參與整個地區的合作與繁榮。為一個具體衝突寧肯“不惜任何代價”,無論哪個國家說這種話,都是咬牙硬撐著說的。
中國漁民“刺死”韓國海警就是典型的不幸個案,韓國輿論即使上綱上線說一通氣話,最終也得回到把它看成個案的態度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