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學者:正視大陸發展 避免錯估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00:16:54  


 
  質言之,大陸13億的人口,再加上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大陸實際上不能算是一個一般的國家,而應被視為一個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特殊國家。若與西方國家的人口相比,歐盟國家中人口最多的是德國,也只有8000萬,比四川省還少。其他大國的人口則與大陸兩個或三個省份相當,如美國(三億)和俄羅斯(兩億)。此外,大陸的13億人口超過90%屬於漢族,其餘約10%乃屬於55個少數民族,但這些少數民族卻佔有大陸一半的國土,而大陸總人口中農業人口佔約50%(在歐洲國家中只有約2-5%)。還有,大陸的沿海地區發展先進,但是廣大內地仍舊落後,這也與經過工業革命洗禮的國家差異甚大。

  在對外關係方面,直至1840年代之後,中國才接受了國際法和西式主權的概念,也遭到西方砲艦外交的屈辱。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造成中國重大的損失,其成員有: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意大利,若將此八國與現今的八國集團(G8)相比,只有一個差別,就是奧地利由加拿大來取代。在19世紀初,當時中國的國民產值仍占世界的30%,但到1949年時則只佔3%,可見損失之慘重。

  中共建政之後,立即排除了所有西方的影響,並一面倒向當時的蘇聯,建立了一個中國式的共產主義國家。但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合作只持續了10年,之後經過二十年的自力更生發展階段,直至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才再度引入西方的因素,以至於近年來,西方人士則對於大陸的發展刮目相看。易言之,自1950年代以來,大陸輸出革命,但自1980年代以來,大陸輸出商品,目前正在加強輸出軟實力與價值,這是否可以取代西方價值觀?

  根據儒家思想,每一個國家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當代西方國家的民主化,實際上是自家長式政權掙脫的過程。但矛盾的是,這些西方國家反而要做家長,並將其理念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必加於人”,這剛好與儒家思想相反。西方國家總是視其他國家為無知的兒童,還謔稱這是白人的負擔!完全展現其奴役世界與欺壓他人的心態。

  現在,大陸的崛起可以證明,非西方國家完全有能力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任何西方國家的指導,每個國家都應該以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的前途。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周邊國家都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且從未干涉這些國家的內部事務,致使許多國家基於經貿與安全的利益,與中國發展出一種輻射式對稱(actinomorphy)的關係模式,而不是西方式國家主權平等的關係。若以重建一個更加公正和公平的國際秩序為目的,儒學是否可以當作參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